溪山佳处榻长悬,暇日追倍乐境偏。
灵运赋中行采药,康衢歌里看耕田。
厌逢俗客谈时事,闲与乡人结善缘。
雨笠风襟无恙在,画图容易着神仙。
【注释】
- 座主:指诗中的“许公”,是作者的好友,曾任宰相。
- 七律:一种诗歌形式的名称,由八句构成,每句七个字,共四联,每联七句,中间两联押韵。
- 灵运赋中行采药: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中有“步前山而采药”的句子,此处指在山水间采药。
- 康衢歌里看耕田:在平坦的路上唱歌,看到农夫正在耕田。
- 厌逢俗客谈时事:厌倦了与庸俗的人谈论时事。
- 闲与乡人结善缘:空闲时候和乡下人交朋友。
- 雨笠风襟无恙在:风雨中依然保持原样,没有受到破坏。
- 画图容易着神仙:形容风景美丽,仿佛置身于仙境。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友人许公别后寄来的七律二章进行回应,再次吟咏连日来山游之乐。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之情。
首句“溪山佳处榻长悬”,描绘了一处优美的山水环境。这里,“溪山”指的是山涧和溪水,“佳处”则是指景色优美的地方。诗人将床悬挂在溪山之间,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一景象不仅让人心旷神怡,更让人陶醉其中,忘记了尘世的烦恼。
次句“暇日追倍乐境偏”,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闲暇时间追逐快乐的情景。这里的“暇日”指的是空闲的日子,“追倍”则是追求加倍的意思。诗人在闲暇时间里,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尽的乐园之中。这种快乐是难以言表的,只有亲自体验过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美妙。
第三句“灵运赋中行采药”,引用了陶渊明的故事。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中写道:“步前山而采药。”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山水之间采药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康衢歌里看耕田”,则是诗人在平坦的道路上唱歌,看到农夫正在耕田。这里的“康衢”指的是宽阔的道路,“歌里”是指唱歌的场景。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关注民生,与农民交流,体现了他关心百姓疾苦的品质。
最后两句“厌逢俗客谈时事,闲与乡人结善缘”,则是诗人对于与俗客谈时事以及与乡人交朋友的感慨。这里的“厌逢”意味着厌倦见到,“结善缘”则是指建立友谊关系。诗人在山水间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美好,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更加珍惜与乡邻的交流与友谊。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与俗客和乡人的交往,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是一首表达内心情感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