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卿侍从有仙才,诏许携家避暑来。
闲里未妨披卷过,别前先约寄诗回。
滦鱼味入三秋美,塞草花多六月开。
曾是往年同直地,万峰回首隔蓬莱。
【注】
上卿: 唐朝称翰林学士为上卿。
披卷: 指翻阅书籍,读书。
别前: 离别之前。
三秋: 秋天,这里指一年中的秋季。
六月: 夏天,这里指一年中的夏季。
蓬莱: 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随驾避暑山庄时写的。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切感人。首联点出送别的缘由,颔联描绘了与友别时的情景,颈联写沿途风光,尾联抒发了惜别之情。
上一句“上卿侍从有仙才,诏许携家避暑来。”说的是你身为翰林院的上卿,侍奉皇帝身旁,有着超凡的才华,皇帝下诏书让你携带家人前来避暑山庄游玩。这一句中“上卿”指的是翰林学士,而“侍从”则表示其地位尊贵和责任重大。第二句“闲里未妨披卷过”,则是说在闲暇之余,你可以翻看书籍、欣赏文学。这里的“披卷过”可以理解为在闲暇时读书或者做其他事情,不妨碍你在炎热的夏日中避暑山庄游玩。
第三联“滦鱼味入三秋美,塞草花多六月开。”则是对承德避暑山庄周边的自然风光进行了描绘。其中,“滦鱼”指的是当地的鱼类,而“三秋”指的是秋季,因为秋季是一年中最长的一段时间,所以用“三秋”来形容时间之长。同时,“滦鱼味入三秋美”也暗示了这里的鱼儿鲜美可口,让人垂涎三尺。而“塞草花多六月开”则是对承德避暑山庄周围的花草进行描绘。这里的“塞草花”指的是当地的花草,而“六月开”则是指这些花草在夏季盛开的景象。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观与季节特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最后一句“曾是往年同直地,万峰回首隔蓬莱。”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朋友的祝福。这句诗中的“万峰”指的是避暑山庄周围的群山,而“蓬莱”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诗寓意着诗人希望好友能够像仙人一样,在群山环抱之中度过愉快的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季节特点,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