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愁辽海阻音尘,剧喜还朝作并邻。
客疾过年当勿药,新诗拈笔果如神。
溪山偕往知何日,步屧相随要及春。
只恐官高归未易,钓矶端合付徐寅。
汤西厓前辈见和元日试笔诗再叠奉酬不愁辽海阻音尘,剧喜还朝作并邻。
客疾过年当勿药,新诗拈笔果如神。
溪山偕往知何日,步屧相随要及春。
只恐官高归未易,钓矶端合付徐寅。
注释:
- 汤西厓前辈:指汤显祖(1560年—1637年),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元明之交的传奇作家、诗人。与同时代的剧作家沈璟、杨宜照、李玉等并称“临川四大家”,又与郑光祖、乔吉、马致远齐名,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 剧喜:非常高兴。
- 剧(jī):高兴。
- 溪山偕往:指和朋友一起去游览山水。
- 知:知道。
- 钓矶端合付徐寅:意思是说,如果有机会,我愿意把钓鱼矶这个地方交给好友徐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汤显祖的回复和答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友谊和感谢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满了诗意和艺术魅力。
首句“不愁辽海阻音尘,剧喜还朝作并邻”,表达了作者对于远离家乡的无奈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返回朝廷的欣喜和期待。这里的“剧喜”可以理解为“非常喜欢”或“非常兴奋”,表达了作者对于回归朝廷的喜悦和兴奋之情。
次句“客病过年当勿药,新诗拈笔果如神”,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这里,作者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于汤显祖的深深感激之情。作者在病中度过新年,而汤显祖却能够安然无恙地回到朝廷,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啊!同时,作者也表示了对于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如此高度评价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第三句“溪山偕往知何日,步屧相随要及春”,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这里,作者表达了对于与汤显祖一起游览山水的期待,同时也表示了对于未来能够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期待。这里的“何日”可以理解为“何时”,“及春”则表示了希望尽快实现的愿望。
最后一句“只恐官高归未易,钓矶端合付徐寅”,则是对整个诗歌的总结和升华。这里,作者表达了对于自己的仕途前景的担忧,同时也表示了对于未来能够继续陪伴汤显祖的坚定信念。这里的“官高”可以理解为“官职高升”,“归未易”则表达了对于难以归隐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作者也表示了对于将钓鱼矶这个地方交给好友徐寅的决定和决心。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满了诗意和艺术魅力。通过对汤显祖的赞美和感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谊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