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湾口记停船,再叩禅扉已隔年。
四海僧皈康宝月,三生人说杜樊川。
闲投拄杖残云外,倦倚征帆落照前。
等是有山归未得,怜师还复望师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茱萸湾口记停船,再叩禅扉已隔年。”
  • “茱萸”可能指一种植物,也可能有其他象征意义。这里可以解读为对过去某段时间的回顾或怀念。
  • “湾口”通常指的是河流或湖泊的入口。
  • “停船”暗示了某种暂停或停顿,可能是为了休息、思考或等待。
  • “再叩禅扉已隔年”表达了一种时间上的间隔感,暗示着与某人或某事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1. “四海僧皈康宝月,三生人说杜樊川。”
  • “四海”通常用来表示广泛或全世界。
  • “康宝月”可能是指一位僧人的名字,也可能是对某个名字的借用。
  • “三生”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表示前世、今生和来世。
  • “说”在这里可能有多重含义,比如教导、讲述或谈论。
  • “杜樊川”可能是另一位僧人的名字,或者是对某个地名的借用。
  1. “闲投拄杖残云外,倦倚征帆落照前。”
  • “闲投”可能意味着停下来或放下手中的物品,可能是为了休息或欣赏风景。
  • “拄杖”是佛教徒常用的一种辅助行走的工具。
  • “残云”描绘了一种天空中云彩的美景。
  • “倦倚征帆落照前”表达了一种疲惫或无奈的情绪,可能是因为旅途的劳累或对未来的不确定。
  1. “等是有山归未得,怜师还复望师怜。”
  • “等是有山归未得”表达了一种期待或希望,可能是对某种事物或目标的追求。
  • “怜师”可能是对自己或其他人的同情或怜悯。
  • “还复望师怜”表达了一种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同情的情感。

译文
茱萸湾口我停下船,再叩禅扉已是多年。四海的僧人皈依在康宝月,三生的人都说杜樊川。我在闲时投掷拄杖看残云,厌倦后倚着征帆映着落日。等到有山归未得,怜惜师父还复期望师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情感变化。从回忆到期待,从孤独到渴望,诗中的情感变化丰富而深刻。同时,诗中的关键词语也富有象征意义,如“茱萸”、“禅扉”、“四海”、“三生”等,都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美感。整体来说,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