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学海望无涯,上殿恭承异数加。
目炫管中窥日月,梦回衣上带云霞。
欧苏小记荣天藻,羲献真传属帝家。
愧作玉皇香案吏,难濡柔翰绘光华。

【注释】

东宫:指太子的官邸。赴:到。西园:太子所居住的地方。召:邀请。上殿:进宫。恭承:恭敬地接受。异数加:特殊的恩典。管中:眼中。日月:指天上的日月。衣上:指身上的衣衫。带:系。云霞:彩霞。天藻:天上的藻饰。羲:伏羲氏,传说中人面蛇身的帝王。真传:真实的传授。帝家:天子之家。愧:惭愧,以之谦称自己。玉皇香案吏:形容皇帝身边供职的官员。濡(rú):沾湿,引申为浸润、浸染。柔翰:柔软的笔。绘光华:描绘出辉煌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受到圣上恩泽,而自己却无才可补的七律诗。全诗八章,前六章写诗人受恩,后二章写诗人自谦。

首句“东宫召赴西园赐观”,是写诗人受到皇帝的召见,进入西园观赏御书匾额。这一句中,“召”字和“赴”字都是动词,但“召”比“赴”更具有主动的含义,表现出诗人对这次受宠幸的渴望与喜悦之情;而“赴”则只是被动地应命而已。“御书匾额”四个字写出了皇帝的书法是多么的精妙绝伦,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受到皇帝赏识的原因——他的书法好。

接下来四句,是写诗人在皇帝面前观看御书时的感受。“茫茫学海望无涯”两句,是说在广阔的学习海洋里,自己像一只小舟,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飘浮,没有固定的航向;而皇帝的书匾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这两句是比喻,用“茫茫学海”形容自己的知识范围广博,而“望无涯”又表示他对自己的学问水平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上殿恭承异数加”两句,则是写皇帝给他的特殊待遇。“异数加”即特殊的恩遇,这里指皇帝给予他的恩宠。“管中窥日月”和“衣上带云霞”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皇帝的恩德如同天地一样广大无边。“管中窥日月”比喻所见有限,只能看到一部分;而“衣上带云霞”则比喻皇帝的恩德如同天上的彩霞一样灿烂辉煌。这两个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典的无限感激。

中间六句,是诗人对皇帝赐给他的御书匾额进行品鉴的过程。“欧苏小记荣天藻”三句,是对御书匾额的内容进行了评价。“欧苏”指的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和苏轼,他们的文章被尊称为“天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御书的书法风格优美,就像是天上的藻饰一般美丽动人。“羲献真传”指的是伏羲氏和孔子的真传,也即他们的学说或思想。这里的伏羲氏和孔子都被尊称为帝王,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的书法就是伏羲氏和孔子的真实传承。“帝家”,是指天子之家,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家族。“愧作玉皇香案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作为一介书生,怎敢担当起侍奉玉皇大帝的香案吏这一重任呢?玉皇大帝是天宫的最高统治者,而香案吏则是负责给玉皇大帝烧香拜佛的官员,这两者之间的地位悬殊太大,自己怎么可能担当得起呢?这两句是诗人自谦,说自己虽然得到了皇帝如此高的恩典,但自己却不敢有任何骄慢之心。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御书匾额的赞美之情。“难濡柔翰绘光华”意思是说,虽然御书的字体如画般美丽,但我却无法将这种美润饰出来,只能将它的美描绘出来罢了。这两句是说,虽然御书的字体已经非常美丽,但如果要将其美化成一幅画的话,那还需要画家们的妙笔点化才行呢。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语言也十分典雅。诗人在赞美御书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皇帝恩典的感恩之情。整首诗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