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渡河边过彩斿,坡坨高下入檀州。
午阴侧帽消朱夏,细雨垂鞭似早秋。
地险一军资障塞,时清三辅奉宸游。
厗奚父老争扶杖,隔岁重攀翠辇留。
怀柔道中遇雨是日驻跸密云
注释: 在怀柔道途中遭遇雨水,当天在这里驻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途中遇雨的情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雨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七渡河边过彩斿,坡坨高下入檀州
注释: 七河两岸经过彩绘的船只,坡坨高低起伏地进入檀州。
赏析: “七渡河边过彩斿”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七河岸边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坡坨高下入檀州”则描绘了诗人行进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景物的观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午阴侧帽消朱夏,细雨垂鞭似早秋
注释1: 午时阳光下的阴凉让人摘下帽子,炎热的夏天被消除;细雨如丝,如同秋天的气息一般。
注释2: 形容雨势小而轻柔,如同秋天的风一样,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夏日和秋季的天气特点,形象地描绘了雨中的宁静与和谐。“午阴侧帽消朱夏”展现了炎热夏日中难得的阴凉,使人忘却酷暑;“细雨垂鞭似早秋”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细雨带来的清凉,使人仿佛置身于秋天的氛围中。
地险一军资障塞,时清三辅奉宸游
注释: 地势险峻之处,军队需要加固防御工事;政治清明之时,皇帝会巡视三辅地区。
赏析: 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危和治理的重视。在地势险峻之处,军队需要加强防御工事以确保安全;而在政治清明时期,皇帝会亲自巡视地方,关心民生。这种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关注。
厗奚父老争扶杖,隔岁重攀翠辇留
注释: 当地的老人争着搀扶着手杖,隔年又再次攀登上翠辇(皇帝的车驾)停留。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当地老人的行为,反映了他们对皇帝的敬仰和忠诚。他们争着搀扶着手杖,表现出对皇帝的尊敬;隔年又再次攀登上翠辇(皇帝的车驾)停留,显示了他们对皇帝深深的怀念和忠诚。这种描写体现了民间对皇权的尊崇和对皇帝的深厚情感。
赏析:本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雨天的心境变化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危和治理的关注以及对民间感情的体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