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湾口蜀冈南,胜事年来一倍添。
九曲晴波春纵棹,二分明月夜钩帘。
门前棨戟连昆友,膝下才名起孝廉。
漫说黄金曾铸印,世家原自重牙签。
【注释】:茱萸湾口蜀冈南,胜事年来一倍添。
茱萸湾口蜀冈南,胜事年来一倍添。茱萸湾在今四川广安市,蜀冈在今四川广安县,二地皆属巴中府。茱萸湾是四川盆地西缘的一条大河——渠江(古称郫水)流经广安、邻水、合江等地时形成的一个宽窄不等的冲积扇形地带。
九曲晴波春纵棹,二分明月夜钩帘。
九曲晴波春纵棹,二分明月夜钩帘。九曲:泛指河流曲折蜿蜒。杜甫《佳人》诗:“荡子今何在?春风尔共好。沅湘碧潭水,明瑟良圆操。”
“九曲”句:诗人以“九曲”形容江水之曲。“晴波”指明媚的春波。诗人乘船游览茱萸湾,看到明媚的春色,便纵情赏玩。“春纵棹”意谓春天里尽情地划桨游玩。“二分明月”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之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二分明月:明亮的月亮。“夜钩帘”:晚上卷起窗帘。这两句写诗人在茱萸湾欣赏了美好的自然景色后,兴致勃勃地划舟畅游。
门前棨戟连昆友,膝下才名起孝廉。
门前棨戟连昆友,膝下才名起孝廉。“棨戟”,古代一种用象牙和竹木制成的仪仗器物,上端尖锐,下端有环,象征权力的象征。
“昆友”:这里指杨远卿。杨远卿,字文度,成都华阳(今成都市双流县东)人。
“膝下”:此处指杨远卿之子杨宗颜。据《唐书·列传第一百零七》,杨宗颜“弱冠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可见,诗人与杨远卿是至交好友。
才名起孝廉:《晋书·张华传》:“举贤良方正。”李密《陈情表》有“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即因“才名”被举孝廉而感激之情。
“黄金曾铸印”:黄金铸印,语出刘向《说苑·君道》。“金玉满堂”出自《左传》,但此非实指,只是夸张其富贵而已。这两句写诗人与杨远卿的友谊深厚,杨远卿的儿子杨宗颜才华出众,因而受到朝廷的赏识,被推举为孝廉。
【赏析】:本诗为杜甫晚年所作,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在长安应试落第后,回到故乡成都,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关心国家的命运,希望朝廷能够任人唯贤,选拔人才。这首诗就是他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一韵,押平声韵。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开头两句先总写在茱萸湾一带的胜景,再具体描写。“茱萸湾口蜀冈南”,点明了地点,说明这是在四川成都附近的地方。“胜事年来一倍添”,意思是自从诗人来到这个胜地以来,这里的美景一年比一年多。诗人对这里的美景十分喜爱,所以用了两个“胜事”来形容。
第三、四句写景,描绘了茱萸湾的美丽景色。“九曲晴波”、“二分明月”,都是对茱萸湾美丽景色的赞美。
第四句转入抒情。“门前棨戟连昆友,膝下才名起孝廉”,意思是诗人与杨远卿是朋友,他的儿女都受到了朝廷的重用。“黄金曾铸印”,比喻杨远卿家世代显赫、富甲一方。
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漫说黄金曾铸印,世家原自重牙签”,“漫说”意为随便说说;“重牙签”是指旧时的官吏考核制度中的推荐制,即由同僚或亲友举荐某人担任官职,朝廷并不进行考试。“世家原自重牙签”,就是说杨远卿这样的人家世代都有高官厚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官场黑暗的厌恶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