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上孤城又上楼,使君高宴最风流。
重来湓浦逢佳节,闲对庐山话昔游。
画鼓彩缠争渡楫,晓妆红插半开榴。
赏心事事多非昔,不独思乡易白头。

午日重登庾楼和朱恒斋太守

已上孤城又上楼,使君高宴最风流。

重来湓浦逢佳节,闲对庐山话昔游。

画鼓彩缠争渡楫,晓妆红插半开榴。

赏心事事多非昔,不独思乡易白头。

注释:

  1. 午日重登庾楼: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诗人再次登上了庾楼。
  2. 已上孤城又上楼:已经上了一座孤独的城墙,又登上了楼。
  3. 使君高宴最风流:使君指的是当地的长官,也就是太守,他在高楼上举行盛大的宴会,是最有风度的。
  4. 重来湓浦逢佳节:我再次来到湓浦(今江西省九江市)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节日。
  5. 闲对庐山话昔游:闲暇时坐在庐山旁,回忆过去的游览经历。
  6. 画鼓彩缠争渡楫:用彩色画着鼓的船缆缠绕在一起,争相划船过江。
  7. 晓妆红插半开榴:早晨的妆容中,红色的花朵半开未全盛开。
  8. 赏心事事多非昔:欣赏美景的心情,和过去相比都有所改变。
  9. 不独思乡易白头:不仅仅因为思念家乡而容易变白头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五月初五端午节时,重登庾楼并赋诗与朱恒斋太守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节日里登高望远,与太守共度佳节的情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已上孤城又上楼”,诗人已经登上了一座孤独的城墙,又登上了更高的楼。这里的“孤城”和“上楼”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高处不胜寒的感受。
    次句“使君高宴最风流”,使君指的是当地的长官,也就是太守,他在高楼上举行盛大的宴会,是最有风度的。这句诗赞美了太守的高洁品格和豪放的气度。
    第三句“重来湓浦逢佳节”,诗人再次来到湓浦(今江西省九江市)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节日。这里的“重来”和“逢佳节”都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节日的重视和珍惜。
    第四句“闲对庐山话昔游”,闲暇时坐在庐山旁,回忆过去的游览经历。这里的“闲对”和“话昔游”都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第五句“画鼓彩缠争渡楫”,用彩色画着鼓的船缆缠绕在一起,争相划船过江。这句诗描绘了节日期间人们欢庆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活力。
    第六句“晓妆红插半开榴”,早晨的妆容中,红色的花朵半开未全盛开。这里的“晓妆红插”和“半开榴”都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欣赏。
    最后两句“赏心事事多非昔,不独思乡易白头”,欣赏美景的心情,和过去相比都有所改变。不仅仅因为思念家乡而容易变白头发。这里的“赏心事事”和“思乡易白头”都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和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