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辕截镫去何之,廉吏谁云不可为。
风月招邀莲社酒,江山开拓庾楼诗。
官情向冷忧还喜,苦语临分颂亦规。
莫听琵琶空洒泪,清名难得九重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题目为《发浔阳酬恒斋赠别二首 其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1. 诗句解释
  • “攀辕截镫去何之”:攀着车辕,拉住马镫,准备离去去哪里。
  • “廉吏谁云不可为”:廉吏谁说我不能做。
  • “风月招邀莲社酒”:清风明月下,召集朋友共饮莲花社的美酒。
  • “江山开拓庾楼诗”:描绘了一幅江山辽阔,诗情画意的景象。
  • “官情向冷忧还喜”:虽然官途艰难,但内心的忧愁转瞬即逝,仍能感到一丝喜悦。
  • “苦语临分颂亦规”:在分别之际,用痛苦的话语来劝勉对方也是为了规劝自己。
  • “莫听琵琶空洒泪”:不要听到悲伤的琵琶曲而流泪,因为清白的名声很难得到认可。
  1. 译文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之情,并描述了与友人在浔阳的聚会场景。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忧虑。

  2. 注释

  • 发浔阳(出发到浔阳):离开浔阳这个地方。
  • 酬恒斋赠别二首:这是杜甫写给恒斋太守的两首诗,用来表达他的离别之情。
  • 其二:第二首,此为其第二句。
  1. 赏析
  • 这首诗体现了杜甫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仕途的无奈。他通过对浔阳宴会的描述,展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官场中的种种困境和忧虑。
  • 诗中的“廉吏谁云不可为”表达了他对官场的不满和批评。他认为,在官场中,正直的人往往被排斥或受到打压。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结尾“莫听琵琶空洒泪”,则表达了他对清白名声的重视和对现实无奈的态度。他认为,清白的名声难以获得认可,因此不必过于悲伤。这种态度体现了他的一种超脱和从容。

杜甫的《发浔阳酬恒斋赠别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首深刻揭示官场生活和个人情感的佳作。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