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洛东来地势洼,一条清汴走长蛇。
霸图难画鸿沟界,恨事空椎博浪沙。
衰草平原秋放牧,西风古堞暮栖鸦。
灵光一寺巍然在,留取伽蓝记梦华。

【诗句解释】

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古称东京、东京洛阳等。

东来:向东流来。地势洼:地势低洼。

清汴:即汴河,是黄河下游的支流,发源于河南禹县,流经开封、商丘,在徐州入于洪泽湖。

长蛇:比喻弯曲的河道。

霸图:雄心壮志或帝王之业。画鸿沟界:指鸿沟(大堤)的分界。鸿沟,古代水名。在今河南荣县西。鸿沟两岸,原是春秋时诸侯国之间的分界线。后成为各诸侯国的疆界。

恨事:遗憾之事。

空椎博浪沙:指当年张良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果的历史往事。

衰草:凋残的草木。平原:广阔的平地。

秋放牧:秋天放牧。

西风古堞(e段):秋风中,古老的城墙上栖着乌鸦。

灵光:佛寺。灵光寺,位于开封府城西北隅,建于隋朝。

巍然:形容建筑物高耸。

留取伽蓝记梦华:意指要记住灵光寺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就像记得梦中的美好情景一样。

【译文】

巩州东边来了地势就洼了,一条清河像长蛇般流淌。

雄心壮志难以画出鸿沟的分界线,遗憾的事情只能从博浪沙的故事中寻找。

萧条的草原秋天里牛羊散漫地放牧,傍晚时分西风中古老城墙上栖息着乌鸦。

灵光寺巍然屹立在城中,我决定留下这篇记录它的游记。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任郑州司法参军期间,表达了作者对中原大地深沉的感情。全诗以“汴”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中原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首句“巩洛东来地势洼”,开篇就点明了地点与地形特点,为整首诗奠定了基础。“一条清汴走长蛇”,进一步描绘了黄河的蜿蜒曲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河流的壮丽景色。

颔联“霸图难画鸿沟界,恨事空椎博浪沙”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回忆与感慨。这里提到了鸿沟,这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分界线,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诗人通过这一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颈联“衰草平原秋放牧,西风古堞暮栖鸦”则转向了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里通过对草原、夕阳下城墙上的乌鸦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细致描绘和深情吟咏,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灵光一寺巍然在,留取伽蓝记梦华”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这里诗人选择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灵光寺,作为自己情感寄托的象征。通过对这座寺庙的描绘和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热爱和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珍视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