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帛湖东下马行,遥闻樵斧响丁丁。
尽髡草木非山罪,难向牛羊问墓名。
石椁千年谁不朽,金椎一穴尚如生。
我来忽堕无情泪,土蚀残碑恨未平。
查慎行《瓮山麓寻那律丞相墓》赏析
这首诗是查慎行对一位历史人物墓地的追寻,通过诗中的描写,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故人的深深思念。
首先看第一句“裂帛湖东下马行”,这里的“裂帛”一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仿佛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而“湖东下马行”则暗示着诗人在探寻的过程中,那种虔诚与敬意。这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以及对过往岁月的缅怀。
紧接着,“遥闻樵斧响丁丁”,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之中,听到远处传来的砍伐声音,这是对往昔生活场景的再现,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和劳动人民的尊重。诗人通过对这一细节的捕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再来看第二句“尽髡草木非山罪”,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草木”赋予人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破坏自然、破坏历史的行为的愤慨。同时,“非山罪”三字直指问题的核心,强调了对自然和历史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句“难向牛羊问墓名”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层次感。这句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历史遗址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甚至被人们遗忘。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对历史的珍视和记忆的重要性。
诗人以“石椁千年谁不朽,金椎一穴尚如生”作为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总结了对历史的记忆与传承。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敬,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真挚而深沉。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情怀念,也让我们明白历史的珍贵在于它的传承与发展。查慎行通过这首诗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精神——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