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别两蹉跎,短策重闻酒市过。
白发旧游诸老散,青云同学少年多。
僦居那得高贤庑,支俸聊随博学科。
幸是一毡留故物,曾包老砚历关河。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京城与同乡好友姜西溟的重逢之作。“三年一别两蹉跎,短策重闻酒市过”,这两句是说,三年前分别后,两人各奔东西,今天又重逢了。“短策”即短书,指书信。“重闻”即再次听到。“酒市过”即酒肆经过。这三句是写诗人与姜西溟在京城的重逢之喜。“白发旧游诸老散,青云同学少年多”,这两句是写诗人与姜西溟在京城的相逢之悲。“白发”即年已老迈之意。“诸老”即友人、同辈。“青云”指仕途。“同学”指师生。“少年多”意谓同窗之友多。这两句是写诗人与姜西溟在京城的相逢之悲。“僦居那得高贤庑,支俸聊随博学科。”“僦”意为租用。这句是说,自己租了房子住了下来,但找不到高人指点学问。这两句是写诗人在京城求学求师的艰辛。“幸是一毡留故物,曾包老砚历关河。”“幸”即有幸。“毡”指席子。“老砚”指老友。“历关河”指遍游四方。这两句是说,幸好能在这简陋的环境中留住老朋友的物品,也曾有过遍游四方的经历。
【答案】
三年一别两蹉跎,短策重闻酒市过;白发旧游诸老散,青云同学少年多;僦居那得高贤庑,支俸聊随博学科;幸是一毡留故物,曾包老砚历关河。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的前两联,以感慨的语气,写出诗人与姜西溟在京城的重逢之喜。“三年一别两蹉跎,短策重闻酒市过”,三年间分别,又过了三个春秋,今天终于又在京城相聚了。“短策重闻酒市过”,是说,这次见面,是在卖酒的市集上。“酒市”,就是酒店、酒楼。“过”,是经过。这里的意思是说,诗人与姜西溟的相遇,就像经过酒市一样,是偶然的、意外的。“白发旧游诸老散,青云同学少年多”,这两句是说,这次重逢,有许多老朋友都老了,而许多同窗之友却年轻有为,已经走上了青云之路。“青云”指仕途,“同学”指师生。这里的“青云同学”,是指同窗好友中那些有出息的人。“诸老散”指许多老朋友都已离散,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这两句是说,这次重逢,有许多老朋友已经不在人世或离散无踪了,而许多同窗之友却都年轻有为,已经走上了仕途。“僦居那得高贤庑,支俸聊随博学科”,这两句是说,由于自己租了房屋居住,无法找到高人来指点学问,只好勉强应付着当个教师。“僦居”意思是租房居住,“支俸”意思是领取俸禄。这里的“僦居”和“支俸”都是说自己生活上的困苦。这两句是说,由于自己生活困顿,无法找到高人来指点学问,只好勉强应付着当个教师。“幸是一毡留故物,曾包老砚历关河”,这两句是说,幸运的是还能在这简陋的环境中留住老朋友的物品,也曾有过遍游四方的经历。“幸”是庆幸的意思。“一毡”指席子。这两句是说,幸运的是还能在这简陋的环境中留住老朋友的物品;也曾有过遍游四方的经历。“曾包老砚历关河”,是说自己曾在各地辗转游历,也曾使用过别人用过的破旧砚台。“老砚”指旧砚。“历关河”指遍游四方。这两句是说,幸运的是还能在这简陋的环境中留住老朋友的物品;也曾有过遍游四方的经历。这两句是说,庆幸的是还能在这里住下,也曾经到过很多地方,饱览了山河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