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烟竹霭午霏霏,行尽悬崖接翠微。
过夏客餐尝笋去,隔林僧担卖茶归。
秾花绕砌晴添艳,乳水流田土渐肥。
自觉向南风候暖,早秋时节尚生衣。
草烟竹霭午霏霏,行尽悬崖接翠微。
过夏客餐尝笋去,隔林僧担卖茶归。
秾花绕砌晴添艳,乳水流田土渐肥。
自觉向南风候暖,早秋时节尚生衣。
注释:
- 草烟竹霭午霏霏:中午时分,草木和竹子上沾满了雾气。
- 行尽悬崖接翠微:走过山崖的尽头,可以看见青翠的山峰。
- 过夏客餐尝笋去:夏季时,客人品尝了新鲜的竹笋。
- 隔林僧担卖茶归:在山林中,僧人挑着担子卖茶回来。
- 秾花绕砌晴添艳:浓密的花朵围绕着墙边,晴天时更加艳丽。
- 乳水流田土渐肥:像牛奶一样的水流灌入田地,土地逐渐变得肥沃。
- 自觉向南风候暖:自己感到南风吹来,天气变暖。
- 早秋时节尚生衣:在早秋的时候,人们仍然穿着衣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画卷。首句描述了早晨的田野景象,草丛中弥漫着薄雾,烟雾缭绕中隐约可见山峦叠嶂。紧接着,诗人继续前行,穿过一片绿意盎然的竹林,来到了一座山峰之巅,可以远眺翠绿的山色。
接下来四句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场景。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林间行走的经历,品尝到了新鲜竹笋的味道,并在树林里看到僧人挑着担子卖茶归来。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反映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
最后四句诗则转向描写秋季。诗人注意到了周围的花卉变得更加鲜艳,而流淌的水滋润了田野,使得土地变得肥沃。诗人感慨地意识到,尽管已经进入了早秋时节,但气候仍然温暖宜人。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和感受的细腻观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诗意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诗人通过对四季变化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