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境何曾碍结庐,一椽朴茂似园居。
锄荒自作披榛赋,得法新传种树书。
老圃闲谈真可听,比邻初约莫教虚。
笑他亭馆多何益,无福能消鼠壤蔬。

【注释】

  1. 西村:作者的别墅所在。程西村:指作者自己。如圃:作者自号。
  2. 次原韵:按原韵诗的平仄声调来写。次:跟随、依照。
  3. 朴茂:简朴粗陋,质朴自然。
  4. 披榛赋:指《毛诗》中“野有卷耳”一诗,为开荒之赋。
  5. 种树书:《齐民要术》是一本关于农艺的书,这里指种树的技术方法或经验。
  6. 初约:最初约定的朋友或邻居。
  7. 亭馆:指亭台楼阁。
  8. 鼠壤:指不肥沃的土地。鼠,通“屎”,指粪便。壤,土壤。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
    首句“人境何曾碍结庐,一椽朴茂似园居。”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在人间世界中,只要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隐居地,就可以不受外界干扰,过上一种宁静的生活。这里的“庐”指的是简陋的住所,而“园居”则是指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这种生活状态既简朴又充实,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第二句“锄荒自作披榛赋,得法新传种树书。”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他亲自动手开垦荒地,就像《毛诗》中的“野有卷耳”一样,用勤劳的双手去播种希望。同时,他也从各种书籍中学习到了种树的方法,这些知识都是在实践中得来的,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第三句“老圃闲谈真可听,比邻初约莫教虚。”诗人在田间劳作之余,还喜欢与邻居聊天。他们之间的交流内容涉及了很多方面,比如耕种技术、作物生长等。通过这些交流,诗人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见识,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最后一句“笑他亭馆多何益,无福能消鼠壤蔬。”诗人在这里发出了感慨。他认为,虽然有很多豪宅名宅,但是它们并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相反,那些简陋的小房子反而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它们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亲近和生命的活力。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堆砌,但是却能够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想法。它不仅是一首赞美田园生活的诗歌,也是一首反映人生哲理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