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墙高下列丹枫,平视茫茫但碧空。
地迥最宜千尺上,景奇独占一山东。
湖光夜闪疑飞电,蹬道秋垂似偃虹。
多愧元龙豪气在,每闻清啸发楼中。
【注释】
堵墙:高大的城墙。
下丹枫:俯视红叶满地,丹枫如火。
一山东:指泰山东侧。
湖光夜闪:指湖水在月光下闪烁。
蹬道秋垂:指登山时,脚下的道路像秋千一样荡漾。
偃虹:指山间彩虹似飞虹一般悬空。
元龙:指东汉末年祢衡(字正平)。
清啸:指山中清风徐来,发出呼啸之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泰山时登云步虚台之作。诗中描绘了泰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向往自由之情。
第一联“堵墙高下列丹枫,平视茫茫但碧空。”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俯瞰着下面的红叶,平视前方茫茫的蓝天。这两句诗通过对色彩、空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第二联“地迥最宜千尺上,景奇独占一山东。”这两句诗进一步展开了对泰山景色的描绘。诗人以千尺为高度,强调了泰山的高耸入云;以一山东为题,突出了泰山的独特之处。这两句诗通过高度的比较,展现了泰山的宏伟壮观;通过独特的地理方位,突出了泰山的与众不同。
第三联“湖光夜闪疑飞电,蹬道秋垂似偃虹。”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美丽景色。诗人将湖水在月光下闪烁比作飞电,将脚下的道路在秋天垂下比作偃虹,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泰山的自然之美。
第四联“多愧元龙豪气在,每闻清啸发楼中。”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自比元龙(祢衡),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高位,却依然保持着豪迈的性格和追求自由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清啸之声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泰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性格和追求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