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波一夕满江湖,下诏蠲租例久无。
忽见黥黎成感涕,始知草野爱微躯。
龙船旗鼓三江戌,马镫云霞五岳图。
尽道登封仪注古,秦松容易比贞符。
《燕台杂兴次学正刘雨峰原韵十首其八》是一首由明代诗人刘雨峰创作的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恩波一夕满江湖:恩泽如波浪般一夜之间遍布了整个江湖,形容恩典广泛而深远,如同波澜壮阔的海浪一般,迅速且广泛地扩散到每个角落。
下诏蠲租例久无:皇帝下达诏书减免租税的条例已经很久没有实施了。这里“蠲”意为免除,表示政府曾经试图通过减免税收来减轻百姓负担,但这一政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实行了。
忽见黥黎成感涕:突然之间看到被黥刑(一种古代刑罚,在脸部刺字)的黎人流泪哭泣的情景时,人们才感到悲痛和哀伤。这里的黥黎指的是因犯罪而被施以黥刑的囚犯。
始知草野爱微躯:至此才明白,那些生活在民间的人是多么珍视他们的生命和身躯。这里的草野指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龙船旗鼓三江戌:想象中,龙舟上飘扬着旗帜和鼓声,它们在长江、黄河和淮河这三个江河口驻守。这个画面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场景,展现了国家的强大和繁荣。
马镫云霞五岳图:想象中,战马蹄下的云霞如同五岳图一般壮丽。这里的马镫象征着战争和征服,五岳则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代表着国家的壮丽山河。
尽道登封仪注古:所有人都知道祭祀天地是一种古老的礼仪。这里的登封是指古代对天地进行的祭祀活动,仪注则是指礼仪和规范。
秦松容易比贞符:秦桧之松容易被用作比喻贞节的符瑞之物,暗示历史上的某些事件可能与道德或政治上的不忠有关联。
《燕台杂兴次学正刘雨峰原韵十首其八》不仅是一首诗,它也是对历史、社会以及人性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