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沿篱作障,低覆地成茵。
草本无非药,秋花不让春。
旱干时适至,浇灌泽惟均。
不负栽培意,终归造物仁。

【注释】

窳轩:低矮的茅屋。

高沿篱作障,低覆地成茵(yīn):用篱笆高高地围着,低低地盖在地上,形成一道屏障。茵,草垫子。

草本无非药:各种草本植物都是药物。

旱干时适至,浇灌泽惟均:干旱时正是适合灌溉的时候,浇灌得均匀。

不负栽培意,终归造物仁:没有辜负人们的培育之情,最终还是归于造化的仁慈。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秋菊”来表达他对劳动人民艰苦卓绝精神的赞美。

首联写菊圃中菊花的盛况。从诗题看,菊花开在“窳轩”之旁,说明诗人居住的地方有一片花团锦簇的菊花园。“高沿篱作障,低覆地成茵”,是说篱笆四周高高地围着,地上铺满一层厚厚的花毯,形象地描绘出菊花盛开的景象。这两句看似简单,但其中包含了诗人对菊花的深厚感情。菊花虽然只是草本植物,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美丽的花朵。诗人将菊花比作药物,认为它们能够给人带来健康和快乐。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菊花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特质,又体现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

颔联写菊花的品质。诗人以“草本无非药”为引子,进一步赞美了菊花的品质。菊花作为草本植物,虽然不是珍贵的药材,但它却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并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菊花的花朵繁多、颜色艳丽,可以用于制作茶汤、药膏等多种药物。同时,菊花还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对于治疗疾病有着很好的效果。因此,诗人称菊花为“无非药”,既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菊花的价值和地位。

颈联写菊花的生长环境和季节。菊花喜欢在干燥、凉爽的季节生长,因此在干旱时正是最适合灌溉的时候。诗人用“旱干时适至”来形容这种环境条件,表明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菊花才能够得到充分的灌溉和滋养。同时,诗人还用“浇灌泽惟均”来形容菊花受到的待遇非常平均和公正,没有受到任何歧视或偏见。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爱护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公正和公平的追求。

尾联写诗人对人民的感激之情。诗人认为,没有辜负人们的培育之情,最终还是归于造化的仁慈。这里的“不负栽培意”指的是诗人没有辜负农民对他的培养和期望;而“终归造物仁”则是指最终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和庇佑。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感恩之情,也体现了他的谦逊和低调。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