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老兄弟,得秩不辞卑。
白首同归日,青毡未暖诗。
天宁留硕果,世渐少名师。
野外谁传讣,惟应哭所知。
【注释】
伯诜:即王诜,字子明,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仲兄弟:指王仲及诸兄弟。皆指北宋著名文学家王禹偁。高氏老兄弟:指王禹偁与王仲兄弟。得秩:得到官职。卑:地位低下。白首同归日:指高氏兄弟年事已高(均近八十),同时去世。青毡:借指文官之位。“未暖诗”:指尚未入仕为官。天宁:北宋京都汴京的别称。硕果:大成之才。世渐少名师:世上少有能传其道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王禹偁兄弟之作。
第一句“高声伯诜仲兄弟年皆近八旬秋来先后除授教职入冬相继云亡良可悯也”。开头四句写王氏兄弟的生平事迹和他们相继去世的情况。王氏兄弟是北宋初年的著名文学家。“高声”指王禹偁的诗作《送僧元晓东游》中有“高声恸哭后,此泪几时干”的句子。“伯诜”即王禹偁的哥哥王仲,“仲兄弟”指的是王禹偁和他的兄弟们。王仲和王禹偁都以文学名世,他们一生著述甚丰。“声”,指他们的诗作。“高家老兄弟”,指王禹偁和王仲兄弟都是老年才得到官职的。这两句说明他们是年事已高才得到官职。“不辞卑”,意思是说他们并不计较自己的地位是否高贵,只要能为国做贡献就行。“白首同归日”,指他们都在晚年去世。“青毡”,借指官位。“未暖诗”,意指他们还未入仕为官就去世了,所以说“未暖诗”(还没有来得及做诗就去世了)。“天宁留硕果”,天宁寺是当时的一座有名的佛寺,也是王禹偁等人聚集讲学的地方。“硕果”指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世渐少名师”,指社会上能继承并发扬王氏兄弟文学事业的大师越来越少了。
第二句“高家老兄弟得秩不辞卑”。接着对王氏兄弟做了进一步的描写,突出他们不以富贵而骄,不因年龄而自傲,而是谦虚谨慎,甘于淡泊,不求高位。这里“得秩”是指得到官职,“卑”是谦词,意思是说他们并不因为自己得到了官职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虚谨慎。“白首同归日”一句是对前一句的具体解释,进一步表明他们不仅不以官职为贵,而且还在晚年还保持着高尚的品德,真正做到了老当益壮。
第三句“白首同归日青毡未暖诗”。继续描绘王氏兄弟的高尚品德和优秀才华。“白首同归日”,指他们一起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直到晚年才一同去世。“青毡”,借喻他们的官职,表示他们虽然已经老了,但是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未暖诗”,指他们的诗歌创作还没有完成,也就是说他们在生前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作品全部写完。“天宁留硕果”,天宁寺是一个佛教圣地,也是一个学术中心,王氏兄弟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著作。“世渐少名师”,社会逐渐少了像王氏兄弟这样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他们事业的人了。
第四句“天宁留硕果世渐少名师”。最后一句总结了全文,指出王氏兄弟留下的硕果越来越少了,社会上缺少像他们一样的大师级的学者了。
全诗语言平易通俗,但意境深远,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