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陇轻冰候,茅檐薄雪辰。
五更初饯腊,三日复迎春。
俗俭希沾泽,年衰敢怨贫。
或云天示兆,活此一方民。
丙午年立春前降下的大雪
麦田里的小土陇上有薄薄的一层冰,茅草房顶的屋檐上也有雪。
五更时分送别腊月的寒气,三天之后又迎来春天的到来。
世俗人节俭不愿沾受恩泽,我衰老之身却敢抱怨贫穷。
有人传说这是上天示兆的预兆,拯救了这一方百姓的生命。
麦陇轻冰候,茅檐薄雪辰。
五更初饯腊,三日复迎春。
俗俭希沾泽,年衰敢怨贫。
或云天示兆,活此一方民。
丙午年立春前降下的大雪
麦田里的小土陇上有薄薄的一层冰,茅草房顶的屋檐上也有雪。
五更时分送别腊月的寒气,三天之后又迎来春天的到来。
世俗人节俭不愿沾受恩泽,我衰老之身却敢抱怨贫穷。
有人传说这是上天示兆的预兆,拯救了这一方百姓的生命。
【注释】 沔阳道中喜雨: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为江陵县令时。沔阳,即今属湖北荆州地区一带的汉水北岸地带,古称沔州、汉阳郡。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沔阳县(今湖北省仙桃市)作官时的喜雨之作。 一枕凉侵被:诗人在梦中醒来,感到枕头上凉气袭人。一枕,枕头;凉侵被,指枕头冷。 朝来得晏眠:早晨睡得迟了,所以醒来得晚。晏,晚。 江清收潦后:雨水把江水冲得十分清澈。 风劲挂帆前:大风刮起,船帆迎着风张开。 宿雨才如露
【注释】 设险凭全楚:设险,设置险阻;凭,倚仗、凭借;楚,指湖北的古国名。 江防:长江的防线。 郭:指外城或城墙。 独客:独自的客人。 天阔星如坠:形容天高云低,星星像要掉落下来一样。 惨澹:凄凉黯淡的样子。 【赏析】 蕲州道中 这是一首七律。此诗作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时为安史叛乱后第二年,是诗人避乱在蕲州(今属湖北)道中的即景抒怀之作。 第一句“设险凭全楚”,是说作者以自己的智慧和胆略
以下是对这首诗《荆州杂诗六首·其六》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南郡风流地,雄藩毂久推。 梨花前队拥,红粉后车来。 马酒分獐饫,狐裘逐兔回。 明明军令在,蜀道几时开。 注释: 1. 南郡:指的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地区,古代称为南郡。 2. 雄藩:指的是强大的藩镇,即地方上的豪强势力。 3. 毂(gǔ):古时车轮中心的转轴部分,这里比喻地方势力的中心。 4. 前队拥:指前面的军队或官员拥簇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语言、技巧、思想情感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选项确定答题的方向是内容、语言、技巧还是思想情感。 此诗的首句“三户亡秦谶”中的“三户”指的是项羽的部下英布、蒲将军和黥布三家。“亡”字在这里有“灭亡、消灭”之意,而“亡秦谶”是指预言秦朝灭亡的谶语。次句中“孤军覆楚师”的“孤军”指刘邦所率的起义军
诗句释义与赏析: 注释: 1. 中山存后裔:意指在乱世中,仍有人能保持对中山国(或某一家族、势力)的忠诚和记忆。 2. 失路亦依刘:意指即便身处困境或失去方向,也仍旧选择依赖或支持刘姓(可能指刘备或类似身份的人物)。 3. 大局分三国:意指当时的局势被分成了三股势力,各自为政。 4. 深心借一州:意指尽管整体形势复杂,但仍有个人(或某个团体)希望从中找到立足之地,即“一州”。 5.
荆州杂诗六首 其一 【注释】: 要害西南最:要害之地,在西南。要害,指战略要地。 乾坤百战馀:乾坤,天地之间。百战馀,指经历了无数战斗。 孤城还矢石,陈迹遂丘墟:孤城,指被围困的城池。 陈迹,指曾经存在的痕迹和遗迹。 丘墟,山丘废墟。 白日吹笳外,枯风落木初:白日,指白昼。 笳,即胡笳,古代管乐器。白日,指白天。 枯风,指秋天的风。 落木,指落叶。 暂来戎马地,惭愧得安居:戎马,指战争。 安居
【注释】 游燕不果乃作楚行:燕国不能成行,于是写下楚行。 北道:指北方的道路。南辕北辙:本应往南走而却往北走的比喻。 一门初约变:当初与某人约定好了,结果变化了。 岐路独行多:岔路上独自行走的多。 弹筝客:弹奏筝曲的歌者。击楫歌:敲着船桨而唱起歌曲。 田舍好:田园生活的愉快。 也知:明白。 壮志恐蹉跎:有远大的抱负却担心自己被耽误。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仕途不得志时所作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鉴赏。赏析诗句的内容和作用,赏析诗句的语言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赏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五点是常规的考点。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依据对诗歌的理解,从炼字、手法、情感等角度具体分析。 (1) “一枝开异域,独秀殿群芳”:一枝花独自在异国他乡开放,独自盛开于群芳之中,突出了梅花的傲骨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2)
【注释】 1.季叔:作者的堂弟名季,排行第四。 2.荆州:今湖北江陵。 3.会合期难定:指与堂弟相见的日期难确定。 4.苍茫:迷惘。 5.烽烟:这里指战事。 6.地满:到处都是。 7.书疏:书信。 8.薄宦:微官。 9.驱策:驱使、驱使车马。 10.去留:离开和留下,指离别。 11.荆南:即荆门、荆山南边,这里借指荆州。 12.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 【赏析】 这是一首写久别重逢之情的诗
【注释】 梁元:指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时,荆州为重镇。称兵:起兵叛乱或割据一方。方士:方术之士。这里指迷信方术的人。干戈:兵器。弟兄:同辈人。戎衣:军服,借指军队。讲殿:讲武之殿。诗句:诗歌。巡城:巡历城中。世乱:乱世。文:诗。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人的诗。全诗以“祸福”开篇,指出梁武帝萧衍虽然在荆州重镇称兵叛乱,但在朝廷之上,却仍能安享太平,享受着方士、方术之士带来的“祸福”。而诗人自己
注释: - 梦中先得谶,膝上果殇雏。 - 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预言。“谶”是一种古代的预示,通常预示着不好的消息或事件。“膝上果殇雏”则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命运,如同一只雏鸟一样脆弱而易碎,无法承受命运的打击。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悲观。 - 桂附殊难疗,参苓或可扶。 - “桂附”是指中药桂皮和附子,通常用于治疗寒湿引起的疾病。“参苓”则是指人参和茯苓,这两种草药通常被用来滋补身体
【注释】 故人:老朋友。 传:传递,捎来。 春事满湖塘:春天的景色充满了西湖的池塘。 柳外移歌席,花边系画航:在柳树的外面移动着歌声,在花边的边上系上了画船。 怜:爱。 相寻:一起去寻找。 樽(zūn):酒器,有盛酒用的圆口壶。 斗:比较,较量。 觞(shāng):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翁元龙应老朋友之邀去西湖游玩时,用诗作为答谢的信中之作。信中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句释义 1 剧县疆初割,青毡座尚温。:这句话描述的是地方的行政划分被重新划分,新的边界已经确定,而旧时的官员留下的座位依然保持着温暖。 2. 弦歌二三子,诗礼一孤孙。:这里描绘了两位年轻人在讨论音乐和诗歌,而“孤孙”则暗示他们可能是一对年幼的伴侣。 3. 分托同年古,情缘旧雨敦。:这两句意味着他们曾经一起共事过,现在虽然各自分散,但仍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和情感联系。 4. 恰逢樱笋会
【注释】朔气袭:北风侵袭。凝寒:寒冷凝结。重衾一老单:厚厚的被子,只能裹住一个人。效收绵力薄:棉被虽厚但不足以抵挡严寒。量减酒升宽:喝酒的量也减少了,因为喝得少了。夜偏永:夜晚特别漫长。无端岁又残:没有原因就到了年底。奇方传数息:一种奇怪的方法能让人在呼吸时保持平静。馀暖在还丹:余热尚存,如同返本归元的丹药。 【赏析】这是一首纪实性诗作
【注释】 伯诜:即王诜,字子明,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仲兄弟:指王仲及诸兄弟。皆指北宋著名文学家王禹偁。高氏老兄弟:指王禹偁与王仲兄弟。得秩:得到官职。卑:地位低下。白首同归日:指高氏兄弟年事已高(均近八十),同时去世。青毡:借指文官之位。“未暖诗”:指尚未入仕为官。天宁:北宋京都汴京的别称。硕果:大成之才。世渐少名师:世上少有能传其道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王禹偁兄弟之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逐句逐段的翻译诗句,在此基础上,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同时,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典故以及诗词中的重点词语等来分析理解。此题中,“鸿飞方集泽,赈恤荷皇仁”的意思是:鸿雁正飞翔聚集在沼泽地带,救济抚恤得到皇帝的仁爱。“岂乏循良吏,犹烦侍从臣。”意思是:难道缺少循良之吏吗?仍然需要侍从之臣的辅佐。“力难施版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