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北生春水,桥南泊舫船。
堂开书插架,池动柳含烟。
此会经三日,吾生又一年。
未须论聚散,取乐及尊前。
【注释】
三日偕德尹过润木双遂堂小饮:与德尹一起度过三日,到润木双遂堂小酌。
桥北生春水:桥北有春天的水。
桥南泊舫船:桥南有停泊船只的地方。
堂开书插架:堂中书架上摆满了书籍。
池动柳含烟:池塘里的柳树在风中摇曳,仿佛烟雾缭绕。
此会经三日,吾生又一年:这次聚会已经过了三天了,我的生命又增加了一岁。
未须论聚散,取乐及尊前:不必去讨论聚散的问题,只顾取乐,享受眼前的快乐。
【赏析】
《三月三日题双遂堂》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润木双遂堂的景色和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桥北生春水,桥南泊舫船”,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了润木双遂堂周围的环境。桥南北两畔各有一潭春水,南边有停泊船只的地方,这为人们提供了休憩之所。
颔联“堂开书插架,池动柳含烟”进一步描绘了润木双遂堂的景色。书橱里摆满了书籍,池中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仿佛烟雾般朦胧。这一联诗不仅展现了润木双遂堂的宁静与雅致,也反映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颈联“此会经三日,吾生又一年”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虽然这次聚会已经过去了三天,但作者的生命却已经增添了一岁。这一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对时间的珍惜,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尾联“未须论聚散,取乐及尊前”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并不去考虑人生的聚散问题,只关心眼前的快乐。这种豁达的态度令人赞叹。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精神。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润木双遂堂的景色和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让人在品味之余,不禁感叹他的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