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尽耕耘力,云谁悯作劳。
老夫忧灌灌,赤子诉嗷嗷。
直怕禾无种,非关土不毛。
但看稊与稗,得雨尚能高。

【注释】

用尽耕耘力:指辛勤劳动。

云谁悯作劳:谁肯可怜我辛劳?

老夫忧灌灌:老人担忧稻谷灌浆。

赤子诉嗷嗷:小牛哞哞地叫着。

直怕禾无种:只怕田中的禾苗没有种子。

非关土不毛:并非因为土地贫瘠才这样。

但看稊与稗:只看那些杂草和稗子。

得雨尚能高:即使得到雨露,它仍然能够长高。

【赏析】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是说,夏末秋初天气逐渐变凉,农人开始忙着收获;而到了秋天,天气更加寒冷,农人们又忙着准备来年的衣物了。此诗是《诗经》中的“国风”之一,共三章,每章八句,每句五字,全诗共二十八句,四百六十字,内容主要是描写农事活动的,语言质朴生动。诗人通过描绘农民一年四季辛勤耕作的景象,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此诗前六句写农人一年辛勤的劳作,最后两句抒发自己对农民辛苦的同情。后两首则具体描写了农民在夏天和冬天的劳作情景,以及他们的生活艰辛。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也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农人一年四季的辛勤劳作,表现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思想——歌颂劳动人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