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山形堕,周遭地势坳。
老堤崩泐石,欹屋落苫茅。
是处添新戍,何年咏乐郊。
最怜农失业,牛犊饱刍茭。

南阳镇二首 其二

一带山形堕,周囲地势坳。
老堤崩泐石,欹屋落苫茅。
是处添新戍,何年咏乐郊。
最怜农失业,牛犊饱刍茭。

注释:

  1. “一带”:形容山势连绵不断,如一条带子般延伸。
  2. “堕”:倒塌,这里描述山的形态如同坠落一般。
  3. “周囲”:四周,指山周围的情况。
  4. “地势坳”:地势低洼,形容地形平坦。
  5. “崩泐”:崩裂剥落,这里用来形容堤坝因长期风雨侵蚀而损坏。
  6. “欹”:倾斜,这里形容房屋因地基不稳而倾斜。
  7. “苫茅”:用茅草覆盖的屋顶,这里形容屋顶因长时间被风吹雨打而变得破旧。
  8. “新戍”:新建的边防哨所,这里指因战争等原因而设立的防御设施。
  9. “咏乐郊”:歌颂美好的郊野风光,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在诗歌中赞美自然美景的传统。
  10. “最怜”:特别怜悯、同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失去生计的深深关切。
  11. “牛犊”:小牛,这里比喻那些失去了耕作机会的农民。
  12. “刍茭”:饲料,这里指牛犊的饲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阳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对山形、地势、堤坝、房屋等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萧条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的美和人民的苦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困境的深切同情。诗中的“老堤崩泐石”、“欹屋落苫茅”等意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无情,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民生问题为核心,体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