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春垂暮,昏昏日校书。
忽闻传尺牍,招我过园庐。
帘引新巢燕,床抛旧佩鱼。
此中饶胜赏,大可赋闲居。
注释:
刘若千前辈:指诗人的前辈刘若虚。刘若虚(760-820),字道源,济州考城县(今河南商丘睢阳)人。曾任兖州司马。他是“初唐四杰”之一,有《刘子华文集》。
招集:邀请、聚集。
听雨楼:位于徐州城东南,为宋代著名词人秦观所建,苏轼曾作诗《水调歌头》赞美此楼。
少陵:即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他一生坎坷,晚年在成都草堂定居,与友人把酒论诗,自号“放翁”。
重过何氏园林:重游何家的园林。
五首韵:杜甫有《重过何氏五首》,这里指刘若虚的诗中有重复用杜甫诗句的意思。
其一:这是第一首。
白发春垂暮,昏昏日校书。
鬓发已白,春天将近傍晚,昏昏沉沉的读书。
忽闻传尺牍,招我过园庐。
突然听说有人送来书信,于是邀请我去到园林中来。
帘引新巢燕,床抛旧佩鱼。
打开窗帘看到新筑的窝巢里飞来燕子,扔弃床榻上的旧玉佩和鱼饵去钓鱼。
此中饶胜赏,大可赋闲居。
这里很值得欣赏游览的地方,真应该赋诗写一篇以表达自己的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刘若虚请前辈邀他重游何家园林之作。诗的开头,诗人就把自己比作杜甫,说自己“白发春垂暮”,这既是说自己年纪已高,又是说自己心情郁闷。接着,诗人又写到自己“昏昏日校书”,说明自己整天无所事事,无聊之极。最后两句,诗人写到自己听到“有人传来尺牍”,邀请自己去到园林中来,说明自己的心情已经豁然开朗,感到十分高兴。整首诗写得委婉含蓄,不露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