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停征棹,茫茫失远汀。
云随风脚黑,天偪浪头青。
礐石惊难定,彯沙骇未经。
直疑蜃气化,孤岛似浮萍。
【注释】
汪东川:人名,此处指汪遵。汪遵是唐朝诗人,有《祭酒集》。
礐石:即礐山。位于浙江台州府椒江县东北,为三门湾入海处之一。
彯沙:即冲积沙。
蜃气:古人认为海边常有大蛤(蜃)吐气成楼阁之形。
孤岛似浮萍:此句意谓孤岛如浮萍般飘泊不定。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停着船在海岛上,眼前的景象是淼淼水波,茫茫远汀,云随风脚黑,天逼浪头青,礐石惊难定,彯沙骇未经,直疑蜃气化,孤岛似浮萍。诗中描写了作者在海岛上看到的美景。
首句“淼淼停征棹”,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停”字表明诗人已到达目的地。“淼淼”形容水波浩渺,停着船在海岛上,眼前的景象是淼淼水波,茫茫远汀。
二句“云随风脚黑,天逼浪头青”。“随”字表现了云彩的移动速度很快。“逼”字描绘出了海浪的形状。这两句写出了海岛的远景,也写出了作者的心情。云随风脚黑,天逼浪头青,表现出一种壮美之感。而“茫”字则写出了海岛的近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海岛之中。
诗人继续描述眼前的景色。他发现礐石在风中晃动不定,难以安定。而冲积沙也在猛烈的波浪冲击下,显得非常动荡不安。这两句进一步描绘出海岛的壮观景象。
四句“直疑蜃气化,孤岛似浮萍。”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感到眼前的景色就像是蜃气变幻而成,又像孤岛一样飘泊不定。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赞美之情,又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海岛风光的生动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海岛之中,感受到大海的魅力和壮美。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