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积枯朽,乃成梱薪。
守于一得,大木匪珍。
衣绣行陌,群骇而嘻。
涂饰庸目,挟其见希。
丹穴之凤,毛绚羽辉。
集群如雀,安所恃奇。

风言十五章 其十二拾积枯朽,乃成梱薪。

守于一得,大木匪珍。

衣绣行陌,群骇而嘻。

涂饰庸目,挟其见希。

丹穴之凤,毛绚羽辉。

集群如雀,安所恃奇。

注释:

  1. 拾积(cóng)枯朽,乃成梱薪:意思是说,积累一点枯朽的东西,就能够制作成椽木之类的建筑材料。
  2. 守于(shǒu)一得:意思是说,要抓住一个机会,不要轻易放弃。
  3. 衣绣(xiū):意思是穿着华丽的衣服。
  4. 行陌(mò):意思是在道路上行走。
  5. 群骇(hài):意思是大家一起感到惊异和害怕。
  6. 涂饰(ché)庸目的人,挟(xié)其见希(xī)的:意思是那些只追求表面的装饰和虚荣的人,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做事。
  7. 丹穴(dān jué)之凤:意思是传说中住在丹穴里的凤凰。
  8. 毛绚羽辉(shàn)的:意思是羽毛色彩鲜艳华丽。
  9. 集群如雀(què):意思是一群像麻雀一样的小鸟。
    赏析: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一首,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诗的前两句通过“拾积枯朽,乃成梱薪”来表达出一种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虽然看似消极,但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超脱和洒脱,也是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接纳。
    诗的后两句“衣绣行陌,群骇而嘻”则揭示了社会中一些人过于注重外表的虚荣和浮华,而忽视了内心的真实和价值。这种行为不仅让人感到惊异和恐惧,也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
    诗的中间部分“涂饰庸目,挟其见希”,则是对那些只追求表面装饰和虚荣的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些人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做事,希望通过表面的装饰来获得成功和认可,但往往只是昙花一现。
    诗的后半部分“丹穴之凤,毛绚羽辉。集群如雀,安所恃奇?”则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无论是生活在丹穴里的高贵凤凰还是普通的麻雀,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生命的价值和特点,不要以偏概全地去评价和看待事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