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驴共踏燕台雪,关心十年前事。
自后各漂零,渺天涯鸿纸。
奈何君竟死。
但留得、旧笺盈笥。
荔帽青山,藓裳黄土,可怜如此。
怆矣起挑灯,低徊读、清声和之芦吹。
苦我似孤猿,下无端清泪。
茂宏欣有子。
敢身后、盛名终委。
读初罢,淡月当檐,正露篁流翠。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家养恬孝廉竹雨吟遗稿,为其子敬堂茂才属题,依白石黄钟下徵调。 - 家中有恬孝廉留下的竹雨吟诗稿,为他的子嗣敬堂茂才所题,并依照白石黄钟的下徵调谱写。
  • 注释:竹雨吟,可能是一位诗人或文人的作品;恬孝廉,可能是指某人的名字;家养,可能是指家中有人;孝廉,是古代的一种官衔,代表廉洁和孝顺。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恬孝廉作品的欣赏,以及对其子敬堂茂才的鼓励。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人雅集的风气。
  1. 瘦驴共踏燕台雪,关心十年前事。 - 骑着瘦驴一同走在燕台上,回忆起十年前的事情。
  • 注释:燕台,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场景;瘦驴,可能是某种形象化的动物,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十年,时间长度的象征。
  • 赏析:这句话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和人物的动作,表达了一种怀旧和感伤的情感。同时,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1. 自后各漂零,渺天涯鸿纸。 - 从此以后各自漂泊不定,如同飘落天际的鸿雁之书信。
  • 注释:漂零,形容四处漂泊;渺天涯,表示遥远的空间;鸿纸,可能是指远方亲人寄来的书信。
  • 赏析: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无依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1. 奈何君竟死。 - 可惜你终于死去了。
  • 注释:奈何,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惋惜之情;君,这里指某人;竟,表示出乎意料;死,生命的终结。
  • 赏析:这句简洁而有力的表达了作者对于死者的哀悼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1. 但留得、旧笺盈笥。 - 只留下了旧时的书信装满了箱子。
  • 注释:旧笺,指的是过去写的书信;盈笥,意思是充满了箱子。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亲友的记忆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书信的重要性。
  1. 荔帽青山,藓裳黄土,可怜如此。 - 我戴着荔枝皮帽子,身穿青苔覆盖的衣服,就这样凄凉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 注释:荔帽,一种帽子的名称,可能是用荔枝壳制成的;青山,形容山的颜色;藓裳,指的是穿着青色的衣裳,上面长满了苔藓;黄土,指的是土壤的颜色;可怜,表示遗憾或者悲悯。
  • 赏析:这句话通过形象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现状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紧密联系。
  1. 怆矣起挑灯,低徊读、清声和之芦吹。 - 我感到悲伤起来点起油灯,低声吟诵着这首诗,伴随着芦苇的轻吹声。
  • 注释:怆矣,表示悲伤的情绪;起,开始的意思;挑灯,指点亮油灯;清声,指清晰的声音;和之,意为伴奏;芦吹,可能是指芦苇的吹奏声。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夜晚独自吟诵诗歌的情景,通过声音的结合传达了深沉的情感。
  1. 苦我似孤猿,下无端清泪。 - 我像一只孤独的猿猴,泪水无法止住。
  • 注释:孤猿,指孤单的猿猴;下无端,即无缘无故;清泪,指眼泪。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奈。
  1. 茂宏欣有子。 - 茂宏很欣慰地有了儿子。
  • 注释:茂宏,人名或地名;有子,意味着有了孩子或子女。
  • 赏析:这句话可能是对他人家庭的祝福或祝贺,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和关怀。
  1. 敢身后、盛名终委。 - 我敢于说,虽然我身后有着盛名,但最终还是会被遗忘。
  • 注释:身后,指死后;盛名,形容名声很大;委,意为放下或忘记。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名声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永恒的追求。
  1. 读初罢,淡月当檐,正露篁流翠。 - 读完这些诗篇后,淡淡的月光洒在屋檐上,露水打湿了竹林,映出一片翠绿。
  • 注释:初罢,可能是指读完诗篇之后的情况;淡月,指微弱的月光;正露篁流翠,意指露水打湿了竹子,使其呈现出翠绿色泽。
  • 赏析:这句话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诗歌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