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水南郑隐,雪北徐园,燕闭鱼扃。
乔木城东宅,尚春篁径翠,秋荔垣青。
有翁孑身遗世,娱老写黄庭。
感二十年前,携灯借榻,我梦曾经。
荒形。
纵非昔,仗守研文孙,补葺池亭。
画境依稀是,漫凄凉风月,柳断荷零。
朅来旧栏重倚,高躅吊鸿冥。
算把得清芬,湘梅黛干环四屏。
【译文】
在周澹岩的先人铁士先生所居住的秋水堂图前,我写下了这首诗,和杨细士一起吟诵。
我拜访了南郑的隐居之地——水边,又去了北方的徐园,看到燕子关闭了鱼门,鱼儿紧闭了家门。
城东有一座大宅院,春天时竹径上长满绿竹,秋天时围墙上满是碧绿的荔树。
有一位老者独自居住在这世外桃源之中,他沉醉于黄庭内,享受着晚年生活。
二十年前,我曾经带着灯借宿在他家的床上,那时我梦到了他的家。
虽然现在他已经不在了,但他的居处却依然荒芜,没有生气。
即使不是他原来的居所,但那些文研之孙依然守护着池塘亭台。
虽然画中的景色已经模糊不清,但那些凄凉的风月依旧存在,柳树折断了,荷花凋零了。
我来到旧日的栏杆前再次倚靠,仰望着高高的飞鸿,心中默默哀悼。
就算能够闻到他的清芬,那四屏中也仍然环绕着他的身影。
【注释】
秋水堂:指周澹岩曾居住过的书房。
杨细士:杨细士为周澹岩的友人。
“访”句:诗人探访了水南隐士、雪北徐园,看到燕子关闭了渔家大门,鱼儿紧闭了家门。
“乔木城东宅”:城东的大宅院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娱老写黄庭”:老人在黄庭内自得其乐地写诗绘画。
“荒形”二句:指诗人对过去美好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岁月变迁的感叹。
“纵非昔”三句: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尽管自己并未改变往日的生活方式,但仍感到世事变化无常。
“荒形”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居住环境的变化,曾经繁茂的竹林和围墙上茂密的荔枝树如今都变得荒凉。
“仗守”二句:诗人回忆起昔日的文研之孙,他们在池塘亭台旁坚守着自己的职责,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画境”二句:诗人描述了自己所见的画中景致,虽已模糊不清,但仍能感受到那份凄凉和悲凉。
“朅来”一句:诗人回忆自己重游旧地时的情景,站在栏杆前仰望天空。
“高躅”二句:诗人感叹自己的生命如同鸿雁一般短暂,难以长久停留。
“算”句:诗人感慨自己虽然能够感受到周澹岩留下的清风明月,但他的灵魂却已经飘散在四屏之间。
【赏析】
《忆旧游·为周澹岩题其先世铁士先生所居秋水堂图,同杨细士韵》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七绝以细腻而深沉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对逝去的周澹岩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堪称千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