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邵武人,字安中。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神宗时累迁御史中丞。
哲宗即位,除翰林学士,以承蔡确、章惇风旨,排击正人,为言官论罪,出知越州,历徙五州三府。
绍圣初,复召为御史中丞,上章言司马光变更新法为罪,极论吕大防、刘挚、梁焘垂帘时事,乞正典刑。
拜尚书右丞。
以论救邹浩,罢知亳州。
徽宗立,复拜尚书右丞,寻罢。
生卒年:?-1101
宋邵武人,字安中。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神宗时累迁御史中丞。
哲宗即位,除翰林学士,以承蔡确、章惇风旨,排击正人,为言官论罪,出知越州,历徙五州三府。
绍圣初,复召为御史中丞,上章言司马光变更新法为罪,极论吕大防、刘挚、梁焘垂帘时事,乞正典刑。
拜尚书右丞。
以论救邹浩,罢知亳州。
徽宗立,复拜尚书右丞,寻罢。
生卒年:?-1101
译文: 宁静无尘俗的天地,碧沉沉、好片清凉世界。屋左屋右修篁环立,中有伊人潇洒。锁径烟横风紧,做尽惊秋态。半瓯香露中真味谁解?案头几叠遗书,双桐深处有凤啭琅琅的声音。回首萧然,联袂日已远,犹记飞琼风采。年华如许,天何靳也,劫现昙花般快速逝去。遥望玉宇,鹿车挽手而载。 注释: - 静无尘俗:平静地无一丝尘世纷扰 - 碧沉沉:形容颜色深绿如水或碧色深浓 - 左右修篁:四周竹林 - 打窗风紧
【注释】 遗:赠予。启期:指孔子。启,开;启期,即孔丘。三乐:指《论语》中孔子说的“一曰修己以敬,二曰克己复礼,三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百忧:百事之忧。 嗟:叹词。相值:相遇。真诗流:指杜甫、韩愈等真正能写诗歌的人。 辞严:文辞严厉。义笃:内容恳切。起余兴:使我心里有所感动。白云绕笔:形容文思敏捷如白云环绕着笔端飞舞。 无盐:丑女,比喻丑陋的妇人。烛青镜:喻指女子梳妆用的铜镜。顾视西子
诗句释义: 1. 正仲移漕二浙用李白留别王嵩韵以送之 - 这句话表明了送别之人的名字是“正仲”,他在迁移漕运到浙江一带。使用李白的诗歌风格和韵律作为这首诗的基调,以此表达对王嵩的深情和不舍。 2. 二疏辞汉廷,故里挥黄金 - 这里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疏”事件,即李固、范滂等五位大臣反对宦官专权的行为。他们辞去官职回到故乡,象征着一种归隐的态度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3. 谢公扶晋业
这首诗是诗人郭子功寄给王维的,诗中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下面是逐句解释: 次韵酬郭子功行次新林见寄(译文):我回应郭子功的诗歌。 感君故意长,赴我同襟期。(注释:感念你的深情厚谊,我们心意相通,共同追求。) 愧无芳兰美,叨沐清风吹。(注释:惭愧自己没有芬芳如兰的美质,只能享受清风拂面的恩惠。) 舒文振颓波,岁莫起我思。(注释:舒展文采振奋颓败的局面,在年终之际激发了我的思绪。)
送华阳刘法师 餐霞积金峰,行年五十六。 身轻旷世龟,眸莹新生犊。 偶乘飞凫来,就我檐下宿。 倾盖如久要,片言会心曲。 嗟余亦何有,所慎止能烛。 乍聆屑霏霏,虚室增兰馥。 仙经累万卷,学者纷麻粟。 大车循垣途,几人契华毂。 赤水遗玄珠,离智不能烛。 延章洞秋石,应手黄芽熟。 先生得何深,清名达尧屋。 优诏辞窐衡,太平高逸躅。 阴功期三千,馀事付神箓。 腊穷一雨清,归兴蔼幽谷。 安期枣如瓜
已隐南山雾,聊经白鹭洲。 初闻未得见,怅望登高楼。 空城凝寒云,目极徒离忧。 咫尺邈千里,此夕如三秋。 何当侵星来,樽前得诗流。 一饮诗百篇,同销万古愁。 注释: 已隐南山雾:已经隐居在南山的云雾之中。 聊经白鹭洲:姑且经过白鹭洲。 初闻未得见:最初听说时还没有看到。 怅望登高楼:望着高楼上的情景而感到惆怅。 空城凝寒云:空荡荡的城市笼罩在寒冷的云层中。 目极徒离忧:目光所及之处只是一片离愁。
闰八月初十,运使正仲大夫提刑若愚司封运判全玉朝奉游雨花亭 注释:在闰八月的十日,我与运使正仲大夫、提刑若愚、司封运判全玉一起游览了雨花亭。 赏析:诗中通过叙述游览雨花亭的时间和参与的人物,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驱车偕群公,始为斯亭游 注释:我乘车与众多官员一起前往这个亭子游览。 赏析: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次出游的期待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官场人士的闲适生活。 钟山来艮维,大江西北流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陆游,他在诗中提到“华严宫”,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 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句:“邂逅相遇三诗翁,适我愿兮江之东。” 这里,“邂逅相遇”意味着偶然的相遇,而“三诗翁”指的是三位诗人,即陆游、杜甫和王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与这些诗人的偶然相遇,并且他们的愿望都在江南地区实现。 接下来的一句是:“每乘高兴即同赋,矧值修竹华严宫。”
【注释】: 1. 二十七日登长干塔:在二十七日这一天登上了长干塔。 2. 奇峰万点逼冬瘦:形容长干塔的山峰奇特,密集如同万点的雪花,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寒冷。 3. 江水九道来迢迢:形容长干塔附近的江水有九条路线,水流湍急而遥远。 4. 共欣华旦此缘胜:大家都高兴地庆祝这个美好的时光,因为这是缘分使然。 5. 大千永峙为津桥:大千世界永远屹立,成为人们过河的桥梁。 6. 兴馀更就竹闲饮:酒意未尽时
次韵和全玉九日同游清凉寺过高斋 秋雁三山度,晨鸡五点号。 注释:秋天的大雁飞过三座山峰。 节逢黄菊秀,庵陟白云高。 译文: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登上了白云庵,看到了满眼金黄的菊花。 共泛忘忧物,聊停好善旄。 译文:我们一起喝着美酒忘记了忧愁,停下脚步欣赏美丽的风景。 论心如淡水,得句胜连鳌。 译文:我们的友谊就像清水一样纯净,我的诗句胜过了连接巨鳌的壮举。 事简曹参市,民熙李耳牢。 注释
宋开封人,字济叔。 初名茂实,避英宗讳改。 内侍张景宗养子。 以荫补官。 累迁真定路兵马钤辖,历知莫、贝、瀛三州。 以数抚谕平定兵乱功,传闻将有升迁,因而内外颇有疑议,言者请罢其兵权。 后以罪罢知曹州。 卒谥勤惠。 生卒年
陈翊并非宋代诗人,而是南宋时期的官员。他是泉州晋江人,字载物,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考中探花进士。在官场上,陈翊先后担任过户部员外郎和知制诰等职,以其文章闻名于时。 陈翊的仕途生涯始于其科举及第,随后进入政府部门任职。他的官职经历从户部员外郎开始,逐步升任到知制诰。在文学方面,他不仅在官场有卓越表现,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他的作品集收录了他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果
宋邵武人,字安中。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神宗时累迁御史中丞。 哲宗即位,除翰林学士,以承蔡确、章惇风旨,排击正人,为言官论罪,出知越州,历徙五州三府。 绍圣初,复召为御史中丞,上章言司马光变更新法为罪,极论吕大防、刘挚、梁焘垂帘时事,乞正典刑。 拜尚书右丞。 以论救邹浩,罢知亳州。 徽宗立,复拜尚书右丞,寻罢。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