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梨花柳絮,天冥恰无月。
但和帘底梅魂,荡清切。
蓦又隔烛低吹,满衣拂冷愁云,惹回吟靥。
蕊珠阙。
剪碎瑶妃裳褶。
芜烟忽遮灭。
又随疏树、风梢半斜折。
一片虚白窗栊,几迷春梦残痕,万千蝴蝶。
【注释】
雪影:指下雪时月亮的倒影。
但和帘底梅魂,荡清切:只有帘底下梅花的影子在飘荡。
蓦又隔烛低吹:突然被隔着烛光吹拂,显得幽冷。
芜烟忽遮灭:忽然间烟雾散去。
又随疏树、风梢半斜折:随着疏疏的树枝和风中的枝条轻轻折断。
一片虚白窗栊:一片洁白如玉的窗户。
梦残痕:春梦中残留的痕迹。
【赏析】
这是一幅写冬夜景致的词图。上片写雪月交辉,寒香袭人的景象。“解蹀躞 雪影”起笔点明时节,以“雪影”二字总括了全首的意境。“是否梨花柳絮,天冥恰无月。”此句是问语带答,似有所思而又不欲明言。“是否”两字表明其心中所想,既不是“梨花”,也不是“柳絮”,而是“天冥恰无月”。这样写既写出了自己对明月的向往,也表现了词人对明月的珍重之情。接着“但和帘底梅魂,荡清切。”“但和”,只是与……相合;“帘底梅魂”,即帘下梅花的影子。“但和”两字表明词人此时正与帘下的梅影相对,而“荡清切”三字则表现了词人此时心境的寂寞、惆怅。“蓦又隔烛低吹,满衣拂冷愁云,惹回吟靥。”这一句描写了一幅画面,一个女子正在低垂着眉吟咏诗篇,她的衣服因风而冷。“蓦又”二字说明此时词人正与女子相对,“冷愁云”三字表现了女主人公此时的心绪,“惹回吟靥”则说明女主人公因思念而生出的娇态。下片写花落月明,春意渐尽的情景。“蕊珠阙。剪碎瑶妃裳褶。”这里写的是花落之后月明之夜的情景。“蕊珠阙”指仙境,“剪碎瑶妃裳褶”则是说剪断了仙女的衣裳。“芜烟忽遮灭”两句,写的是花落之后烟雾缭绕,朦胧迷离的景象。“芜烟”即草木丛生的野地,“忽遮灭”则是说烟雾在一瞬间就消散了。“又随疏枝、风梢半斜折”三句,写的是花落之后随风摇曳的景致,也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一片虚白窗栊,几迷春梦残痕,万千蝴蝶。”最后两句,写的是花落之后的春天景象。“一片虚白窗栊”,“虚白”是形容天空的颜色,“一片虚白窗栊”是指春天的夜空中没有云彩,只有一片皎洁的月光映照在窗户上,使窗户如同白色的玉砌一样晶莹剔透。“几迷春梦残痕,万千蝴蝶。”这句的意思是说在这美丽的春夜中,词人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些梦,那些梦里有无数的蝴蝶飞舞,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遥远的回忆。整首词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这首词也表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情怀,使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了词人的高洁品质和超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