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非秋𠏉坚,目作玉泽扬。
豪奴冯子都,道路慕奇光。
太公屠牛佣,伊尹亦要汤。
眇尔拥魋结,安睹天王裳?
不为君子子,夫夫良可伤。
眄伺中道间,竦体徒皇皇。
【注释】
佌倠:即《蜨蝀》,古乐府诗篇名。二章:指《蜨蝀》诗的第二章。
心非秋𠏉(zhòu)坚:意为志向不是像秋天的霜雪一样坚固。𠏉,通“峭”。
目作玉泽扬:眼中的光彩如同宝玉般的光泽。
冯子都:古代人名,这里代指那些追逐名利的人。
太公屠牛:《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姜尚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受封于齐地,被封于营丘,因地临大海,故号为齐。
伊尹亦要汤:伊尹在夏朝辅佐过商汤,后来成为商朝的宰相。
眇尔拥魋结,安睹天王裳:意谓你头戴冠帽而身披蓑衣,又怎么能见到国王的礼服呢?魁,通“kui”。
不为君子子,夫夫良可伤:意谓如果你不去做君子,就非常可悲了。夫夫,同“夫妇”,夫妻之意。
眄伺中道间,竦体徒皇皇:意谓你徘徊在道路中间,身体也显得非常慌张。眄伺,目光注视着。
【赏析】
此诗是汉乐府民歌,属于《杂曲歌辞》。全诗八句,每句七字,四言为主,夹杂以五、七言,语言质朴,风格平直,但富有韵味和节奏感。
首句用典,“秋𠏉”与“玉泽”均喻人之志向,“𠏉”指高远,“泽”指润泽。《左传·僖公五年》:“秋九月丁未,及绛,贾季曰:‘日有食之,亦既甚矣。’”后用以比喻志向高远。次句写眼含精光,光彩照人。第三句写追随时尚者,第四句写贤臣辅佐君王,第五句写贫贱之士无衣可穿,第六句写君子不能随俗,第七句写世俗之人追逐名利。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态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自己的清高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