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雨南郊田,收割颇见丰。
寻常得此年,差可剂地穷。
迩来困夷役,三年不亲农。
积箧妻孥衣,多为易米空。
托土望太平,未敢起邪衷。
谁谓天难澄,命将缄辱终。
更事有端始,塞甚理宜通。
愿尔千仓箱,常此占芃芃。

【注释】

定海旅中杂述七章 其二:定海,今浙江宁波市。定海旅中,指在定海(今浙江省舟山市)的途中所作。杂述,指随行人员的杂言诗作。七章,即前六章。

昨雨南郊田,收割颇见丰:昨天下了场雨,到南郊去收庄稼,粮食丰收了。

寻常得此年,差可剂地穷:一般年份里,也勉强可以解决百姓贫困问题。

迩来困夷役,三年不亲农。

积箧妻孥衣,多为易米空:近来因被征召服役,已经有三年没有亲自耕种了,家里积攒的衣服都变卖成钱了,换来的米却都空了。

托土望太平,未敢起邪衷:我托庇于土地神,希望能过上太平的日子,但我不敢有非分之想。

谁谓天难澄,命将缄辱终:谁说天是清白的?命运注定要受屈辱到底。

更事有端始,塞甚理宜通:经历的事情多了,才知道事物的道理应该是相通的。

愿尔千仓箱,常此占芃芃:希望你能拥有千顷粮仓,永远这样欣欣向荣。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作者通过记游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写于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当时作者正随宋孝宗巡视东南,途经定海时,写下此诗以自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与关怀,同时也反映了他关心国家大事的心情。

首联两句写诗人从南郊收完庄稼回来后的心情。“昨雨”二字,说明天气晴朗。“南郊田”,指在江南一带的农田。由于连日降雨,所以稻谷等农作物长得格外茂盛。“收割颇见丰”,意思是说,经过雨水的滋润,庄稼长势喜人,收获十分可观。

三、四句写农民生活之艰苦,以及自己对此的同情。“寻常得此年”,意即一年到头能有个收成就算不错的了。“差可剂地穷”,意思是说,勉强能够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也就是能够使他们摆脱饥寒。“剂”,这里指救济的意思。“地穷”,指贫苦百姓。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了作者的遭遇。“迩来困夷役”,意思是说,最近因为被征召去服劳役,已经有三年没有亲自耕种了。“三年不亲农”,表明自己远离了农田和农民,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积箧妻孥衣”,意思是说,家中积攒的衣服都被卖了换米了,现在连衣服也没有了。“多为易米空”,意思是说,为了买米,不得不变卖衣物,结果连一件衣物也没有剩下了。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在服役期间,由于缺乏劳动而导致家庭贫困的生活状况。

七、八句写自己的愿望。“托土望太平,未敢起邪衷”,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寄希望于土地神保佑国家平安无事,但也不敢产生其他的念头。“谁谓天难澄”,意思是说,谁说天下不能太平啊!“命将缄辱终”,意思是说,命运注定要受到屈辱到底。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的处境和未来充满了忧虑和恐惧。

九、十两句写自己的感慨。“更事有端始”,意思是说经历的事越来越多,才知道事物的规律和道理应该是相通的。“塞甚理宜通”,意思是说,既然道理如此相通,那么就应该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最后两句写祝愿。“愿尔千仓箱”,意思是说希望你能够拥有千顷粮仓,永远充满喜悦和繁荣的景象。“常此占芃芃”,意思是说希望你能够一直保持这种欣欣向荣的状态。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祝福和对国家的祈愿。

全诗通过记游来抒发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