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古且弗道,与子论近流。
施王树坛坫,其实皆俳优。
后来草窃辈,乃有袁赵俦。
譬如东迁降,于时为春秋。
岂真王道微,竟无鲁与邹。
单弱不能振,群雄视为雠。
日月在人心,当于万古求。
奈何舍庄步,局体甘梏囚。

【注释】:

  1. 论诗四章与张培基:指《论文》和《诗品》。
  2. 且弗道:暂且不谈论。
  3. 近流:接近主流。
  4. 施王:施用帝王的权术。
  5. 施王树坛坫:施用帝王之术树立文坛。
  6. 施王实皆俳优(pái yōu):施用的权术都是些演员的把戏。
  7. 草窃辈:窃取名位的人。
  8. 乃有袁赵俦(chóu):于是有袁宏道、赵贞吉等。
  9. 譬如:比喻。
  10. 东迁降:东晋时,司马睿南渡,曾于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称为“中兴”。这里借指南宋偏安一隅的局面。
  11. 春秋:指春秋时期,是儒家所崇奉的正史时代。
  12. 王道微:王者之道衰微。
  13. 鲁:指鲁僖公。鲁僖公好射猎,被孔子斥为“鄙夫好细腰”(见《论语.八佾篇》,下句“邹”指鲁国邹国国君,因好酒而亡国。
  14. 群雄:各路诸侯。
  15. 局体:拘束形体,指被拘禁在狱中。
  16. 舍庄步:离开庄子的哲学观点而另走一步。
  17. 局体甘梏囚:甘愿受囚禁而不敢越轨。
    【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张培基,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考据学家。这首诗是诗人对明代后七子复古运动进行批判性的评论。诗人认为复古派文人崇尚的“施王树坛”,实际上都是些玩弄权术的小丑,他们窃取了名位之后却不敢担当重任,反而自诩为“鲁、邹”式的贤人君子。诗人以“东迁降”、“春秋”、“王道微”等词来讽刺那些苟且偷生、逃避现实的懦夫。最后一句“局体甘梏囚”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径的极度愤慨之情。全诗语言犀利、直截了当,表现出诗人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自由精神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