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子子不知,况复不能哭。
眼中伤心人,殆将剩吾独。
哭子哭无泪,无泪还无声。
恍恍一寸目,不见天日明。
枯索坐庭奥,模子神与形。
但恐后时忆,时久难为凭。
大块各朽炭,吾漆子为胶。
赤手战天下,倚子同宝刀。
宝刀青熊熊,其芒照六合。
六合黯无色,天当为子泣。
天泣吾不闻,闻者雨淋㵫。

这首诗是杜甫在听闻好友张籍的儿子张继的死讯后所写的七律《哭子》。

译文:
我听到汤户部去世的消息,悲痛地写下了这七首诗。
哭儿子时,他不知道,更何况我也无法为他哭泣。
眼中满是伤心的人,几乎只剩下我一个人。
哭儿子时,泪水却无法流下来,无声无息。
恍恍惚惚的眼前只有一点光明,看不见天日明亮。
孤独地坐在庭中,心中模模糊糊的样子,仿佛是神和形的结合。
只是担心以后人们会怀念他,时间越久,就越难以凭借这些记忆来缅怀。
大地如同各样的朽炭,而我只能用我的漆给儿子涂上一层保护。
赤手空拳与天下为敌,依靠儿子的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他的宝刀如青熊熊燃烧,它的锋芒照亮整个天地。
天地昏暗无光,天应当为儿子哭泣。
天虽然不听见我的哭泣,但听到的人都会感到心痛不已。

赏析:

  1. 情感表达: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好友张继逝世的深切哀悼。诗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逝去生命的深深惋惜。

  2. 语言风格:杜甫擅长用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情感。这首诗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每一句都简短精悍,但又充满了深情。

  3. 主题探讨:诗中提到的“泪”与“声”,以及“不见天日明”,都暗示了一种无法挽回的哀伤与孤独感。诗人通过对这种情感的描述,深化了对死亡、失去和孤独的理解。

  4. 象征意义:诗中的“枯索坐庭奥”,“模子神与形”,以及“宝刀青熊熊”,都可以看作是对生命、存在和死亡等主题的象征性表达。

  5. 社会影响: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的悲伤情绪,对于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