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子少习诗,寝食倚为命。
颇嗟元化迁,径思挈其柄。
既壮始求友,出乃与子遭。
下听鶠雀声,谓在千仞高。
千仞多凤鸾,金碧间青紫。
文采纷子前,等以蠛蠓视。
独持悱恻心,纡回及贱子。
作息相影形,差不共肌髓。
谓当成我生,竟先诔君死。
死泪生不续,生泪如死流。
子耳不再聆,吾噫今且休。
海城置枕高,枕上置君集。
撼壁风涛中,梦闻子声泣。
【注释】
贱子:自称之词,谦辞。
少习诗:年轻时就喜欢写诗。
寝食倚为命:指以作诗为生命的全部内容。
嗟:感叹语气词。
元化迁:谓元化年事已高,衰老了。
径思挈其柄:想掌握住自己命运的主动权。比喻掌握自己的命运。
既壮始求友,出乃与子遭:既成年之后才开始结交朋友,出来后却和您相遇。
下听鶠雀声,谓在千仞高:听了鸟雀叫声,以为在很高的地方。
多凤鸾,金碧间青紫:有凤凰鸾鹤,金碧辉煌,青紫色交相辉映。
文采纷子前,等以蠛蠓视:你的才华如花似锦,我拿你比作小虫。
独持悱恻心,纡回及贱子:只有我一人怀着满腔悲愤,辗转反侧。
作息相影形,差不共肌髓:你我的生活作息相互影响,相差无几。
谓当成我生,竟先诔君死:认为你应当活在我出生之前,你却先于我而死去。
死泪生不续,生泪如死流:你的死亡之泪不能继续流下去,我的生泪却像你的死泪一样流淌。
子耳不再聆,吾噫今且休:你的耳朵再也不能听到我的哀鸣之声,我只能叹息一声罢了。
海城置枕高,枕上置君集:我把枕头放在海边的高地上,把您的诗稿放在上面。
撼壁风涛中,梦闻子声泣:我在风雨中摇动枕头,梦中听见你在哭。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用五言律的形式抒发对亡友的悼念之情和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堪称绝唱。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主旨。“贱子”二字,表明自己的谦虚态度,同时表达了对亡友的深深敬意。“少习诗”,表明诗人从小就喜欢写诗;“寝食倚为命”,表明诗人以作诗为生活的全部内容。这两句看似简单平淡,实则内涵丰富,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颇嗟元化迁,径思挈其柄”承上启下,表明诗人对朋友老去、衰老感到惋惜,并想掌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这里的“元化”是指朋友,“挈其柄”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掌控。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第三句“既壮始求友,出乃与子遭”承接上句,表明诗人在成熟之后才结交朋友,而出世时却和死者相遇。这里的“既壮”是指成熟,“始求友”则是诗人开始结交朋友,“与子遭遇”则是诗人出世时遇到死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以及与死者相遇的感慨。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描绘鸟儿叫声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下听鶠雀声,谓在千仞高”一句中,诗人用鸟儿的叫声来比喻自己的心境,认为自己的心境如同鸟儿在千仞高空中飞翔。这里的“鶠雀声”是鸟儿的叫声,而“千仞高”则是形容鸟儿飞得很高很远。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以及自己的悲伤心情。
接下来的“千仞多凤鸾,金碧间青紫”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风采。这里,“凤鸾”和“金碧”都是美好事物的代表,而“青紫”则是高贵色彩的象征。这句诗通过对友人风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以及对其才华的赞赏。
诗人又用“文采纷子前,等以蠛蠓视”来赞美自己的朋友。这里的“文采纷子前”是指朋友的才华如同花朵一般绚烂多彩地展现在眼前,而“等以蠛蠓视”则是说朋友的才华与小虫相比都显得微乎其微。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朋友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独持悱恻心,纡回及贱子”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纠结。这里的“悱恻心”是指内心充满痛苦而无法表达的情感,而“纡回及贱子”则是说自己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纠结,无法将这份情感传递给朋友。这句诗通过描写自己的心理状态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作息相影形,差不共肌髓”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作息相影形”是指朋友的影子随着自己的作息而移动,而“差不共肌髓”则是说朋友的影子虽然不与我共同存在于身体之中,但心灵却始终在一起。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诗歌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