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柳不可巢,乱鸟遥天飞。
南车各言迈,我独胡不归?
孑焉顾愁影,明日居同谁?
老屋如禅关,兀与孤灯依。
非无冠盖客,结交满路衢。
但能娱我乐,安能喻我悲?
沙云弄微雨,远林无斜晖。
愿为一息留,手将揽谁衣?
【注释】
①同里:古县名,在今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诸君:对朋友的敬称。先归:先走。三章:三首诗。
②风柳:随风摇曳的柳条。巢:筑巢。
③乱鸟:飞得很杂乱的鸟。天飞:向天空飞去。
④南车:指南方的车乘。言迈:行走、远行。
⑤孑焉:孤独的样子。顾愁影:回头看着自己愁苦的身影。
⑥明日:明天。居同:居住在同一个地方。谁:疑问代词。
⑦老屋:破旧的房子。禅关:禅宗讲求“不立文字”,认为佛性是自性的,故称悟道为“开悟”或“明心见性”。
⑧兀:孤独的样子。与孤灯依:孤单地和一盏孤灯相伴着。
⑨非无:不是没有。冠盖客:官宦显贵之流。语出《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后因以“冠盖”指达官显贵。
⑩娱我乐:使我快乐。安能喻我悲:怎么能用言语来安慰我呢?
⑪沙云:水气蒸腾如尘沙,故称沙云。弄微雨:像轻纱一样飘洒细雨。
⑬远林:遥远的树林。斜晖:傍晚的余光。
⑭一息:一会儿,极言时间短暂。留:停留。
⑮手将揽谁衣:用手将你的衣服搂过来,表示挽留之意。
【赏析】
这是作者送别友人时作的三首七绝中的第二首,写他依依不舍之情。
第一句“风柳不可巢”,写景中寓含人世沧桑之感。“巢”字写出柳树随风舞动的姿态,而“不可巢”则写出柳树被风吹弯了头,失去了自由,更显出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第二句“乱鸟遥天飞”,写友人远去的情景。“遥天飞”既写出鸟儿高远的飞翔姿态,也表现了诗人内心对友人离别后的无限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南车各言迈,我独胡不归?”,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各言迈”写出友人各自离去的情形;“胡不归”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诗人本想跟随友人一起离去,却又无法做到,只好独自留下,这种矛盾的心情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五六句“孑焉顾愁影,明日居同谁?”,写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彷徨。“孑焉”写出诗人孤独的状态;“顾愁影”写出诗人看着自己愁苦的身影,更加感到痛苦;“居同谁”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开后生活的担忧。
第七八句“老屋如禅关,兀与孤灯依”,写诗人对老屋的依恋之情。诗人用“禅关”比喻老屋,既表现了老屋的破旧,也表达了诗人对老屋的依恋之情;“兀与孤灯依”则写出了诗人在老屋中孤独地等待着友人的到来,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非无冠盖客,结交满路衢。但能娱我乐,安能喻我悲?”,写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之情。诗人希望那些官宦显贵之人能够多结交一些朋友,使自己的快乐得以分享;同时,也希望这些朋友能够在自己悲伤的时候给予安慰和关怀。
全诗通过对送别友人时的情景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与牵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