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时盛文宴,造化与持宰。
驻马城南郊,一樽有千载。
盟词可镌石,历劫不能改。
讵谓他时逢,剩我两人在。
生者异乡县,死者归山邱。
白日照千里,不及天尽头。
河水出昆崙,万古无回流。
河水无回流,白日有时夕。
我发今萧疏,君髯已盈尺。
转悔去日短,未与竟欢悦。
安知自今往,复能几回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对逝去的友人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夙时盛文宴,造化与持宰。
“夙时”指的是过去的某一时刻,“文宴”指文人雅集的宴会。“造化”在这里指的是天地自然,“持宰”可能是指掌管或主宰。整句意思是说,过去的时光里,我们曾经共度了美好的时光,就像天地自然那样永恒不变。
驻马城南郊,一樽有千载。
“驻马”是停下马来休息的意思,“城南郊”指的是城市南部的郊外。“一樽”是古代酒器的量词,“有千载”表示时间漫长,仿佛千年。整句表达了在城南郊外停留下来,享受这短暂的时刻,如同经历了千年的时间。
盟词可镌石,历劫不能改。
“盟词”指的是誓言或约定,“镌石”是将誓言刻在石头上以示永久。“历劫”指的是历经劫难,“不能改”表示这些誓言和约定是无法改变的。整句强调了誓言的不可更改性和对友情的珍视。
讵谓他时逢,剩我两人在。
“讵谓”表示难道不应该是,“他时”指的是将来的某个时刻,“逢”是相遇的意思。“剩我两人在”表示尽管未来可能会有新的遇见,但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只有我们两人相聚。
生者异乡县,死者归山邱。
“生者”指的是活着的人,“异乡县”表示生活在外地的县城。“死者”指的是死去的人,“归山邱”表示安葬在山上。整句表达了生死离别的情感,活着的人远离家乡,而死去的人回归自然的怀抱。
白日照千里,不及天尽头。
“白日”指的是白天,“日照千里”表示阳光普照大地。“不及天尽头”表示即使阳光普照千里,也比不上天尽头的景象。整句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即使是最明亮的阳光也无法与之相比。
河水出昆崙,万古无回流。
“河水”指的是黄河,“昆崙”是昆仑山的简称。整句意思是黄河的源头在昆仑山,它流淌了万年也没有回流。这里用黄河的源头来象征永恒和不朽。
河水无回流,白日有时夕。
“回流”指的是水流的返回,“夕”表示傍晚。整句意思是河水永远不会回流,但白日会有傍晚的时候。这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我发今萧疏,君髯已盈尺。
“我发”指的是我的头发,“今萧疏”表示现在头发稀疏了。“君髯”指的是你的胡须,“已盈尺”表示已经长得很长了。整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衰老,头发和胡须的变化都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转悔去日短,未与竟欢悦。
“转悔”表示后悔,“去日”指的是过去的日子。整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遗憾,因为那些日子太短暂,没有充分地享受和珍惜。
安知自今往,复能几回别。
“安知”表示怎能知道,“自今往”指的是从今后的时光。整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再次离别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所带来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