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体坚不挠,纤末自脩整。
密翠交砚泓,烟势蓄千顷。
最宜春屏山,佛髻罥斜影。
【解析】
此诗为园居养疾时自娱之作。前六句描写盆景的形神美,后两句点明题旨。“春屏山”指用盆景装点的屏风;“佛髻罥斜影”指盆景上刻有佛像,其像的头巾随风飘动,恰似人的头发在风中拂动。
【答案】
①璎珞柏:柏树的叶子如璎珞(古代女子的一种头饰)一般美丽,故名。②植体坚不挠:柏树的根茎很坚硬,不易弯曲。③纤末自脩整:柏树枝条细长、端直。④密翠交砚泓:柏树的叶片浓绿且密集,像砚台一样深黑发亮。⑤烟势蓄千顷:柏树的枝叶茂盛,仿佛云雾般笼罩着整个庭院。⑥最宜春屏山:最适宜于装点春天的屏风。⑦佛髻罥斜影:盆景上雕刻的佛像头巾随风飘动,恰似人的头发在风中拂动。赏析:本诗是写盆景的。作者以“璎珞柏”为题,既突出了盆景的特征,又暗寓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诗的前六句描绘了盆景的形态特征,其中“植体坚不挠”“纤末自脩整”“密翠交砚泓”“烟势蓄千顷”四句都是写盆景的外形特征。“最宜”一句则从侧面表现了盆景的特征。“佛髻罥斜影”一句则是直接表现盆景的特点,也暗示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后两句点明题旨。“春屏山”指用盆景装点的屏风;“佛髻罥斜影”指盆景上刻有佛像,其像的头巾随风飘动,恰似人的头发在风中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