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以酒戒酒,燮以诗戒诗。
戒诗不能戒,如蚕爱其丝。
携锥钻石壁,会有天穿时。
元纪相暑寒,鸟虫随鸣嘶。
缘情非吾则,砭道谁忧疲?
岂真寝馈间,中痼成独私。
花上春天高,白云浮明漪。
东风亦何心,自然穷妙姿。
自然杳难求,容饰惭素辉。
琴钟多借音,况在巴里卑。
不如缄喉舌,常使耳声希。
璞然石我心,块然土我仪。
仅守一轨是,难易百辙非。
转令坦适途,顾盼多迟疑。
戒诗非所难,难于戒所思。
所思动有驰,而亦静有持。
动静互辟翕,有枢即有机。
枢机所运行,真宰实相之。
造化统寸灵,元会方无涯。
胡由抹四象,还作浑沌眉。
这首诗以”诗”为主题,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描述”酒戒”、”诗戒”、”天穿”等象征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诗人以”伶以酒戒酒,燮以诗戒诗”开篇,暗示了诗歌创作需要借助酒力和灵感来激发创作灵感。接着,”戒诗不能戒,如蚕爱其丝”则表明,尽管诗歌创作需要戒除一些不良的倾向,但诗歌创作本身却离不开这些倾向。
“携锥钻石壁,会有天穿时”寓意着,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砺和挑战,才能突破自我,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作品。同时,这里的”天穿”也象征着诗歌创作的无限可能和潜力。
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高花、白云、东风、春天高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借此隐喻了诗歌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想象。
“元纪相暑寒,鸟虫随鸣嘶”则揭示了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会经历各种情感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也包括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失落和沮丧。
诗人以”不如缄喉舌,常使耳声希”作为结尾,强调了诗歌创作需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专注,避免过多的外界干扰和诱惑。
整首诗通过对诗歌创作过程的描绘和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同时也反映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