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白昼闻鞞钟,山将跨日天难空。
日轮走遁万厓底,光明去照冰蠵宫。
山头走云如乱蓬,我挥长麈当其中。
麈边拂落十万鸟,顾我衣带恬无风。
下上一气青蒙蒙,浩歌难发千灵蒙。
径思赤手鞭烛龙,峰峦散作金芙蓉。
注释:
杮岭:即庐山,因山多枫树而得名。
三章:本诗是作者的一首长篇抒情小赋,共分为三章,故称“三章”。
鞞钟:古乐器名。
跨日:指日月相并。
天难空:天空难以清朗。
万厓底:指深谷中。
光明去照冰蠵宫:冰蠵,指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走云如乱蓬: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长麈:指大手杖。
当其中:指在云中行走。
十万鸟:形容数量极多。
顾我衣带恬无风:意思是说衣袖随风飘动,但内心平静如故。
下上一气青蒙蒙:形容天地万物都沉浸在一片苍茫之中。
浩歌难发千灵蒙:意为浩大的歌声难以发出,周围的生灵都显得朦胧。
鞭烛龙:比喻用力量驱赶邪恶之物。
峰峦散作金芙蓉:形容山峰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芙蓉花。
赏析:
这首《杮岭写望三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一篇抒情小赋。全诗共分为三章,每一章都在描绘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章描述了四山白昼的景象,山将跨日天难空,形容天空中的云彩仿佛可以穿越时空,与太阳相映成趣。接着,诗人以日轮走遁万厓底,光明去照冰蠵宫,来进一步描绘这种奇妙的自然景象。最后两句则通过山头走云如乱蓬,我挥长麈当其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第二章节主要描写了诗人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行走的情景,他挥动手杖当其中,如同在云中穿行一般,而那些飞鸟也被他的气势所震慑,纷纷落了下来。这一章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也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尾章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的赞美,他认为赤手鞭烛龙,峰峦散作金芙蓉,这样的景色只有在仙境才能见到。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理。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自然美的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