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萝倒拉石入溪,石势不肯一寸低。
呀然上耸拄山住,翻拉萝叶作云衣。
五丁力尽开一梯,萝云随势相蒙迷。
客来拨杖愁攀跻,瘦猿如鸟行能飞。
水帘不卷石梁断,琼台万古烟萋萋。

注释:

  1. 万萝倒拉石入溪,石势不肯一寸低。
  • “万萝”指的是许多藤萝,“倒拉”意味着藤萝缠绕着石头。
  • “石势不肯一寸低”表达了石头的坚硬和不易被移动的特性。
  1. 呀然上耸拄山住,翻拉萝叶作云衣。
  • “呀然上耸”形容石头的陡峭和突兀。
  • “翻拉萝叶作云衣”描绘了石头被藤萝覆盖如同穿着云朵衣服的景象。
  1. 五丁力尽开一梯,萝云随势相蒙迷。
  • “五丁”指的是传说中的五个力士,这里指人力已尽,只能开辟出一条小路。
  • “萝云随势相蒙迷”形容藤萝随着地势的变化而生长,形成了一种朦胧的美。
  1. 客来拨杖愁攀跻,瘦猿如鸟行能飞。
  • “客来”表明有人来访。
  • “拨杖愁攀跻”形容客人因山路艰难而感到忧愁。
  • “瘦猿如鸟行能飞”用来形容猴子的轻盈和敏捷,也暗示了山路的险峻。
  1. 水帘不卷石梁断,琼台万古烟萋萋。
  • “水帘”指的是瀑布或水流形成的帘幕。
  • “石梁断”形容岩石的裂缝。
  • “琼台万古烟萋萋”描绘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场景,烟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石头、藤萝、猴子和瀑布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中的“呀然上耸”、“翻拉萝叶作云衣”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石头和藤萝之间的互动关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而“瘦猿如鸟行能飞”则展现了猴子的灵动与敏捷,增添了诗作的趣味性。最后一句“水帘不卷石梁断,琼台万古烟萋萋”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让人回味无穷。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