逡巡始下冈,逆风闻人声。
俯见丫角童,溪面骑牛行。
溪上百间屋,见瓦不见棂。
日直方午炊,炊烟夺云青。
因厓构篱落,借树当门屏。
邻汊鸭知避,峭壁犬能升。
考族有仙祖,食农无世情。
邀客竞为主,若喜半还惊。
犁佣佐使役,汲女忙调烹。
劝饱恐不甘,止宿嫌未诚。
置梦疑华胥,熙皞吾难名。
【译文】
我终于来到了鸠岭,越过石竹冈在字岩下休息。
溪面之上有牛在奔跑,百间房子上面只有瓦片没有棂头。
太阳正午的时候,炊烟直冲青天。
用崖壁搭建篱笆,树枝当门挡住了视线。
鸭子知道躲避,犬子能攀爬悬崖。
家族中有仙祖的传说,吃着农事而无忧无虑。
请来客人争相做主人,喜出望外半推半就又感到惊讶。
雇来的犁手和仆人忙前忙后,汲水的女奴忙碌地做饭。
劝人吃饱恐怕会不满,怕人家不肯留宿又不敢直言。
置之梦境中怀疑是华胥,浩渺天地难以名其状。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农家生活的诗。首二句点明地点与时间:自鸠岭逾石竹冈至字岩下,日中时也(据《唐才子传校注》卷三)。“自”字表明了作诗者的主观努力。次四句写所见所闻。见丫角童即见儿童,骑牛在溪面上行,“溪上百间屋”指溪岸百间房屋。“见”字说明作者的观察力强,“见瓦不见棂”则说明作者对农家住宅的特点十分熟悉,因为作者曾游历过许多地方,所以对于农家住宅的特点了如指掌。“炊烟夺云青”,描写农家炊烟的袅袅上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家生活的节奏感。“因厓构篱落,借树当门屏”,写农家建筑的简朴。“邻”字说明作者与农家关系密切。“考族有仙祖,食农无世情”,写农家祖先的传说,以及农民的纯朴。“邀客”四句写农家招待远来的客人。“若喜半还惊”,说明农家的热情好客。最后两句是说:“我”在溪岸百间房屋上看到炊烟,仿佛进入华胥世界,但浩渺宇宙难以名其状。全诗以“我”的感受为中心,写出了农家一天的生活情景,反映了农家劳动的艰苦,劳动的愉快,劳动的诗意。
此诗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故后人有“蓝田别墅”之称。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作品以山水画著称,善于通过自然景物反映社会现实,抒发自己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此诗就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创作的,它不仅刻画了农村的自然风光,而且揭示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精神世界。《旧唐书·经籍志》谓此诗“语近旨远”。所谓“语近”是说此诗的语言通俗明白;所谓“旨远”是说此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深远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