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志泛群籍,揽古每疑今。
皭然持牖光,未许窥元深。
出门遇田父,罢刈披野衿。
目审空鸟飞,谓当来日阴。
专听鲜旁务,抚籁皆得音。
抱鉴蒙垢埃,负天惭吾心。
吾友栖鹳江,著书慰夙任。
应探皇古藏,一弄庖牺琴。

【注释】

韬:隐藏、收敛。泛:泛泛阅读,广泛涉猎。皭然:皎洁的样子。牖(yǒu):窗户。元深:玄远幽深的学问、道理。田父:种田的老农。披:揭开。空鸟:飞得高而没有巢的鸟,比喻无根的游子。鲜:通“弦”,弹琴时拨弄琴弦的声音。旁务:其他杂事。抱鉴蒙垢埃:抱着明镜蒙受尘垢。负天惭吾心:辜负了上天的恩赐。应探皇古藏:应当探索古代典籍藏书。一弄庖牺琴:指弹奏《庖羲》之乐。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隐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和志向,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看法。

首句“韬志泛群籍”,意思是说他广泛涉猎各种典籍,以求韬晦自己的志向。“揽古每疑今”,意思是说他对古今之事都有所思考,常常感到困惑不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关注和思考。

接下来四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种种情况。他像一位学者一样,在书房里读书写字,研究古代学问,探讨玄远的道理。他出门遇到一个种田的老农,询问他的农事,老农告诉他要等到收获的季节才能看到庄稼的生长情况。然后他回到书房继续研究学问。这四句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专心致志地读书的情景。

第五句“出门遇田父”中的“田父”,指的是种田的老人,这里用来代指普通的农民。“罢刈”(jié)披野衿(jīn),意为收割庄稼后解开衣襟休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田间体验农民的生活。接着,“目审空鸟飞,谓当来日阴”中的“空鸟”,是指没有固定的巢穴的鸟类,这里用来比喻无根的游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命运多变的感慨。最后,“专听鲜旁务”中的“鲜”,通“弦”,表示弹奏琴弦的声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仍然保持着与外界联系的状态。

第六句“抱鉴蒙垢埃”中的“抱鉴”,是指怀抱着明镜,寓意着清白无暇的心态。这里的“蒙垢埃”指的是蒙受世俗的污垢和尘埃。整句话表达了诗人虽然隐居,但心中仍然保持着对世俗的警惕和思考。第七句“负天惭吾心”中的“负天”,是指辜负了上天的恩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愧疚感。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所处地位和责任的深刻认识。

第八句“吾友栖鹳江”中的“鹳江”,指的是鹳鸟栖息的地方,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这里的“栖”字,有隐居、居住之意。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朋友隐居生活的赞美和祝福。第九句“著书慰夙任”中的“著书”,指的是撰写著作,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工作。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学术研究事业的投入和执着追求。

第十句“应探皇古藏”中的“皇”,指的是皇家或帝王之家,这里用来指代古代典籍藏书之地。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和探索欲望。最后一句“一弄庖牺琴”,其中的“庖牺(páoshēi)”,即伏羲氏,传说他是上古时期的贤人,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弹奏古琴时的神态。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传承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场景和心情。他广泛涉猎群书,研究古代学问;出门遇到种田的老农,向他询问农事;回到家中继续研究学问;最后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对世俗的警惕以及对学术事业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怀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