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为招隐诗,和我刘柴桑。
落日延暮凉,高槐鸣蜩螗。
故人近无迹,酒熟俟谁尝?
转恐神明存,寡洽中遭伤。
微吟写吾好,籁答空天苍。
衣冠志夙游,元律维盛昌。
胡投草莽深,匿面未容狂。
山川纳繁荣,聊泽襟裾光。

【注释】

  1. 托感:寄托感慨。
  2. 十二章:《尚书·洪范》:“五福,寿、富、康宁、攸好、执中。”《书?大禹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诗》云:‘天工人其代之’;天有常工,能移徙,夫是之谓天工。
  3. 我刘柴桑:我像刘柴桑那样归隐田园。
  4. 延暮凉:延长傍晚的凉爽。
  5. 高槐鸣蜩螗(tuó tiáo):高高的槐树在黄昏时分发出蝉鸣的声音。
  6. 元律维盛昌:遵循自然的法则,兴盛繁荣。
  7. 胡投草莽深:胡乱地投入草丛和深山之中。
  8. 匿面未容狂:躲藏起来,不让世人知道。
  9. 山川纳繁荣:山川接纳了繁荣的景象。
  10. 聊泽襟裾光:略微润泽了衣襟和袖子使之显得光彩。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隐居期间,为友人所作,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开头三句“拟为招隐诗,和我刘柴桑。落日延暮凉,高槐鸣蜩螗”以拟作一首招隐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想要像刘柴桑一样远离纷扰,过上清闲自在的生活,同时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的自然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接下来的“故人近无迹,酒熟俟谁尝?”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友的怀念之情。他感叹自己的老朋友已经离他而去,而如今只能等待他们来品尝美酒。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诗人的朋友,而“无迹”则表示这些朋友已经离他而去,不再出现在他的生活中。
然后是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转恐神明存,寡洽中遭伤”,他担心自己的精神健康受到影响,因为这种孤独的生活让他感到痛苦。这里的“神明”指的是诗人的精神世界,而“寡洽”则表示他的内心感到孤独和痛苦。
最后两句“微吟写吾好,籁答空天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他通过微吟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喜好,而大自然的回应则是一片空旷的天空,让人感到宁静和安详。这里的“籁(liè音类)答”指的是大自然的回应,而“空天苍”则形容大自然的宽广和壮丽。
整首诗以诗人的口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