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潭一泓行片云,佳女晓汲青丝裙,幽花如桃人忆春。
桑梢凉光动初日,宿雨苔根似鸣蟀,凄梦银床感湘瑟。
十年挽髻无婿家,空山独情怜病鸦,含睇烟心萝叶斜。
【注释】
晓汲吟:清晨起来汲水。青丝裙:指古代妇女的衣裙颜色是青的,这里形容女子穿着青色的衣裳。幽花:暗香的花朵。桃:桃花,古人常用来比喻女子。桑梢:桑树的嫩枝。凉光动初日:早晨的阳光照在桑梢上,好像桑叶动了一样。宿雨:昨夜的雨水未干,苔根似鸣蟀:苔藓上的小虫叫声如同蟋蟀声。凄梦银床感湘瑟:凄凉如梦的梦境中,感受着湘江边的琴瑟之声。湘瑟:一种古琴,湘为地名。
十年挽髻无婿家,空山独情怜病鸦:已经十年了,还像以前那样用发髻挽起头发,没有丈夫在家陪伴。空山:空旷的山,这里指代孤苦的诗人自己。病鸦:生病的乌鸦。含睇烟心萝叶斜:眼神含着深情,眺望远方烟雾中的柳树枝叶倾斜的样子。
【赏析】
本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秋日清晨独自汲水时的情景,以及她对往事的回忆和内心的悲愁。整首诗情感深沉,描绘细腻,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风景画。
第一句:“晓汲吟”,描绘了清晨女子在秋潭边汲水的宁静场景。“秋潭一泓行片云”,秋潭清澈见底,水面上漂浮着几片白云,增添了几分静谧的氛围。“佳女晓汲青丝裙”,描写女子穿着青色的长裙,显得美丽动人。这里的“佳女”一词,赞美了女子的美丽和优雅。
第二句:“幽花如桃人忆春”,描述了女子看到盛开的幽花想起了春天的美好时光。“桃”字在这里不仅指桃花本身,还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句诗表达了女子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无奈之情。
第三句:“桑梢凉光动初日”,描绘了清晨的阳光照射在桑树枝梢上的情景。“初日”指的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这句诗通过描绘阳光和桑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第四句:“宿雨苔根似鸣蟀”,描写了夜晚的雨滴还未完全干涸,湿润的苔藓上传来蟋蟀的叫声,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这句诗通过对比夜晚的声音和清晨的景象,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
第五句:“凄梦银床感湘瑟”,描述了女子在梦中感受到湘江边的琴瑟之声。“银床”指的是床上的装饰物或物品发出的银光。这句诗通过对音乐的描述,传达了女子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去的思念之情。
第六句:“十年挽髻无婿家”,反映了女子多年来的生活孤独与无依无靠。“空山独情怜病鸦”,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对生活的态度和内心的情感。这里的“病鸦”象征着孤独和无助,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哀怨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一句:“含睇烟心萝叶斜”,描绘了女子的眼神和目光,以及周围环境的细节。“萝叶斜”形象地描绘了柳树枝叶倾斜的样子,给人一种温柔、柔美的感觉。这句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眼神和周围的景物,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清晨汲水、欣赏自然美景、回忆过去、表达内心情感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风景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