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有家不得居,奉母挈妻投荒墟。
可知故人跅弛子,与君茅庐隔三里。
茅庐竹篱深树丛,野花如豆沿阶红。
琴弦锵锵吹野风,山翠流几窗不空。
拥书得友似关命,出门无路谁谅穷?
荒云阴阴连渤海,携酒看天泪同洒。
平生交游断消息,尔我难夸好颜色。
种菜不知泥瘠肥,采薪不识樵径歧。
西墙日斜黄鸡啼,木叶落尽愁棉衣。
霜林乌巢两遥望,雨虐烟颠有依傍。
明宵明月能过吾,迟尔菰矶狎寒浪。
诗句翻译:
- 墙角潭访胡宋彬山居
怜惜朋友有家不能居住,奉母携妻投荒地。
- 可知故人跅弛子
可知你曾是游学之士,如今隐居于山林之间。
- 与君茅庐隔三里
与你隔着三里路的茅草屋相隔。
- 茅庐竹篱深树丛,野花如豆沿阶红
茅草屋旁竹林茂密,门前是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致。
- 琴弦锵锵吹野风,山翠流几窗不空
琴音在野风中回荡,窗外山色绿意盎然,仿佛无物可挡其视线。
- 拥书得友似关命,出门无路谁谅穷?
手中抱着书籍,如同拥有知己一般珍贵,但出门无路,谁能了解我的困境?
- 荒云阴阴连渤海,携酒看天泪同洒
荒烟漫漫遮蔽了天际,我带着酒望向天空,眼泪也一同洒落。
- 平生交游断消息,尔我难夸好颜色
平生的朋友都已断了消息,我们之间的交情难以用好脸色来形容。
- 种菜不知泥瘠肥,采薪不识樵径歧
种菜时不知道泥土是肥沃还是贫瘠,采樵时也不知道道路是否岔开。
- 西墙日斜黄鸡啼,木叶落尽愁棉衣
西边的墙壁上太阳已斜,黄鸡在啼叫,树叶落下,让我愁白了棉衣。
- 霜林乌巢两遥望,雨虐烟颠有依傍
霜林间乌巢遥遥可见,雨中烟雾缭绕,让人感到依靠。
- 明宵明月能过吾,迟尔菰矶狎寒浪
明天的月亮就能照进我的房间,等你再迟些来,我将和你去欣赏那寒浪翻涌的礁石。
注释及赏析:
- 墙角潭访胡宋彬山居 - 描述了诗人在角落的池塘边拜访老朋友胡宋彬的情景。(注:此处“胡宋彬”可能为笔误,应为“胡子彬”。)
- 怜君有家不得居,奉母挈妻投荒墟 - 表达了对朋友处境的同情,以及自己无法在家陪伴妻子的无奈。(注:原文中的“君”可能是对友人的称呼。)
- 可知故人跅弛子,与君茅庐隔三里 - 提到这位老朋友是一位学识渊博、隐居不仕的人(跅弛子)。他与诗人之间有一段距离。(注:跅弛子可能是一个典故或称谓。)
- 茅庐竹篱深树丛,野花如豆沿阶红 - 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诗人的住处周围有竹子、篱笆和树木。(注:这里的“野花如豆沿阶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色彩。)
- 琴弦锵锵吹野风,山翠流几窗不空 - 通过琴声和野风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心灵自由的感觉。(注:这里的“山翠流几窗不空”形象地描绘了山水美景与窗户之间的和谐关系。)
- 拥书得友似关命,出门无路谁谅穷? - 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困境的无奈。(注:这里的“关命”可能是指保护自己的生命,而“谁谅穷?”则是反问句式表达对困境的无奈。)
- 荒云阴阴连渤海,携酒看天泪同洒 - 描绘了诗人身处荒凉之地,心情沉重。(注:这里的“荒云阴阴连渤海”形象地传达了天气阴沉、景象凄凉的氛围。)
- 平生交游断消息,尔我难夸好颜色 - 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注:这里的“好颜色”可能是指美好的容貌,而“断消息”则传达出了与朋友失去联系的现实。)
- 种菜不知泥瘠肥,采樵不识樵径歧 - 描述了农民劳作时的艰辛。(注:这里的“泥瘠肥”和“樵径歧”分别形象地描绘了土地的状况和山路的复杂性。)
- 西墙日斜黄鸡啼,木叶落尽愁棉衣 - 通过夕阳西下、黄鸡啼叫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注:这里的“木叶落尽愁棉衣”形象地传达了树叶凋零、衣物单薄带来的寒冷之意。)
- 霜林乌巢两遥望,雨虐烟颠有依傍 - 描绘了诗人站在霜林中远望的景象。(注:这里的“雨虐烟颠”形象地传达了细雨和烟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 明宵明月能过吾,迟尔菰矶狎寒浪 - 表达了诗人期待明天月光能够照进自己的小屋,并与朋友共赏寒浪。(注:这里的“菰矶”是一种水生植物,而“狎寒浪”则传达了亲近寒潮、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