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君乎仲兰,果以忧郁死。
平生千载期,一朝成逝水。
自与弱冠交,百间不逾始。
直恐寝食离,若将性命委。
每约潜深山,十年读经史。
动因多事故,飘泊异行轨。
迩闻君病剧,吾已客千里。
谁知慰问书,竟作墓前诔。
意外得凶讣,有泪不能弭。
黯绝一寸心,若堕九渊底。
惨尔兄弟殂,茕茕各无子。
大祧悬千钧,危哉一发恃。
可怜伯道贤,遽等若敖鬼。
身后馀遗文,茫茫付谁氏?
遥知湖上楼,败叶飘故纸。
咄嗟眼中人,存者尚有几。
降殃必及善,天道或未尔。
岂我叶仲兰,竟以忧郁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它表达了叶君(叶山人元阶)的悲痛心情和对生命的思考。

我们来看第一句:“叶君乎仲兰,果以忧郁死。”这是对叶君的赞美,他如同兰花一样,坚韧而不失芬芳,但他却因为忧郁而死。这里的“忧郁”是关键词,它代表了叶君的内心痛苦和挣扎。

第二句:“平生千载期,一朝成逝水。”这句话描述了叶君的人生经历。他曾经有千载的期待,但最终却成为了逝水般的生命。这表达了叶君对生命的感慨和无奈。

第三句:“自与弱冠交,百间不逾始。”这是叶君的生活态度。他与朋友交往时,始终保持谦逊,不会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这里,“弱冠”是古代男子二十岁的成年礼,“百间”表示他的谦逊程度。

第四句:“直恐寝食离,若将性命委。”这句话表达了叶君对未来的思考。他担心自己会因为忧虑而寝食不安,甚至将性命都交给了忧虑。这里,“性命”是关键词,它代表了叶君对生活的执着和追求。

第五句:“每约潜深山,十年读经史。”这是叶君的生活方式。他常常隐居在深山之中,潜心研读经史。这句诗中的“读经史”是关键词,它代表了叶君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第六句:“动因多事故,飘泊异行轨。”这句话描述了叶君的生活环境。由于各种事故的发生,他不得不四处漂泊,无法安于现状。这里的“飘泊”是关键词,它代表了叶君的流浪生涯。

第七句:“迩闻君病剧,吾已客千里。”这是叶君得知的消息。他听说叶君病重,而他自己也在千里之外,未能及时探望。这里的“客千里”是关键词,它代表了叶君的孤独和无助。

第八句:“谁知慰问书,竟作墓前诔。”这是叶君的悲痛遭遇。当他得知叶君去世的消息后,他寄去了慰问书,却发现那只是为叶君撰写的墓前诔文。这里的“诔”是关键词,它代表了叶君的悲痛和哀思。

第九句:“意外得凶讣,有泪不能弭。”这是叶君的心情写照。他意外地得知叶君的去世消息,但泪水却无法抑制。这里的“噩耗”是关键词,它代表了叶君的悲痛和震惊。

第十句:“黯绝一寸心,若堕九渊底。”这是叶君的绝望感。他感到自己的心灵被深深刺痛,仿佛已经坠入了无底的深渊。这里的“黯绝”是关键词,它代表了叶君的绝望和无助。

第十一句:“惨尔兄弟殂,茕茕各无子。”这是叶君的家庭悲剧。他的兄弟相继去世,他只能独自面对生活的困境。这里的“兄弟殂”是关键词,它代表了叶君的家庭破碎和孤独。

第十二句:“大祧悬千钧,危哉一发恃。”这是叶君的责任担当。作为家庭的重要支柱,他肩负着家庭的重任,如同千钧之重的泰山一般。这里的“大祧”是关键词,它代表了叶君的家庭责任。

第十三句:“可怜伯道贤,遽等若敖鬼。”这是叶君的感叹。他惋惜自己的伯道兄英明而早逝,就像若敖鬼一样悲惨。这里的“伯道”是关键词,它代表了叶君的哀悼和敬仰。

最后一句:“身后馀遗文,茫茫付谁氏?”这是叶君的遗憾。他希望自己的遗文能够流传后世,但不知道该交给谁保管。这里的“遗文”是关键词,它代表了叶君的遗愿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叶君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恐惧。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如人生的无常、社会的动荡等。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