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云东夙好古,示我百轴陈缥缃。
独于此卷重拂拭,如披众宿辉银潢。
平生所见半赝本,区区古欲多难偿。
只今十日不厌读,梦寐亦接霞虹光。
匡庐台宕在天地,愧使云水成沧桑。
王麓台秋山红树图为家六榆明经题
吾家云东夙好古,示我百轴陈缥缃。
独于此卷重拂拭,如披众宿辉银潢。
平生所见半赝本,区区古欲多难偿。
只今十日不厌读,梦寐亦接霞虹光。
匡庐台宕在天地,愧使云水成沧桑。
注释:
(1)吾家云东夙好古:我家姓云,住在东部。夙好古指的是很早就喜欢古代的事物。
(2)示我百轴陈缥缃:给我展示一百卷书卷。缥缃指的是书卷。
(3)重拂拭:再次擦拭。
(4)披众宿辉银潢:像众星照耀银河一样。披是覆盖的意思,众宿就是众星,辉是指光,银潢指银河。
(5)平生所见半赝本:一生所看到的一半都是假画。
(6)区区古欲多难偿:这些古老的事物想要弥补的太多了。区区指微不足道,这里用来表示对古代文物的珍视和保护。
(7)不厌读:不感到厌烦地阅读。
(8)梦寐亦接霞虹光:即使在梦中也在接触霞光和虹光。
(9)匡庐台宕在天地:匡庐山在天地之间,台宕即台山,指庐山。
(10)愧使云水成沧桑:惭愧的是让云雾和水气都经历了变迁。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籍的喜爱和珍视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首联“吾家云东夙好古,示我百轴陈缥缃。”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家族背景和个人爱好。”云东”指的是作者的故乡,”夙好古”则表明了他对古代文物的深厚感情。”示我百轴陈缥缃”描绘了他得到这些古籍的情景,充满了期待与喜悦。
颔联“独于此卷重拂拭,如披众宿辉银潢。”进一步描绘了他对古籍的特殊情感。他反复擦拭这卷古籍,就如同众星照耀银河一般。这里的比喻生动形象,将古籍的光芒比作银河,赋予了古籍以神圣的地位。
颈联“平生所见半赝本,区区古欲多难偿。”则揭示了古籍的价值所在。虽然作者一生所见的古籍中有不少是赝品,但他对真正的古物却充满了渴望。这种矛盾的情感构成了诗歌的深度和复杂性,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古籍的热爱和尊重。
尾联“只今十日不厌读,梦寐亦接霞虹光。”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即使只有短短十天,他也不会感到厌烦地阅读这些古籍。即使是在梦中,他也能感受到霞光和虹光的存在。这种对古籍的热爱和向往,如同梦境一般,令人陶醉其中。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作者对古籍的热爱、珍视和保护之情。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