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耳筹百响,未忘落叶声。
能有几日风,娱此新啼莺。
出门阅人态,接我皆和平。
在国为恬熙,在天为旦明。
隔屋荒墟烟,尽作祥气生。
弗愿极华鬯,愿弗凋与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春始偶述三章 其三》。以下是对每句诗的解析:

  1. 息耳筹百响,未忘落叶声。
  • 注释:放下耳朵聆听,倾听着一百种声音。
  • 赏析:这里描绘了作者在静谧的环境中,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息耳”一词,意味着放下听觉,专心感受周围的声音。
  1. 能有几日风,娱此新啼莺。
  • 注释:能有多少天是和煦的微风,来娱乐这刚鸣叫的新莺。
  • 赏析:作者通过“几日风”表达了时间的短暂,而新莺的鸣叫则是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这里的“新啼莺”可能是在指春天的鸟鸣,或者是新出生的小鸟儿的啼哭。
  1. 出门阅人态,接我皆和平。
  • 注释:外出时观察人们的神态,与我相遇的都是平和的人。
  • 赏析:这表明作者在春天的旅途中,能够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着的喜悦和和谐,与外界的环境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1. 在国为恬熙,在天为旦明。
  • 注释:生活在国家里是恬静和平和,在天空中就是明亮的太阳。
  • 赏析: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自然的美好愿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天空中,都能感受到和谐与光明。
  1. 隔屋荒墟烟,尽作祥气生。
  • 注释:隔壁的废墟上飘散着烟雾,这些烟雾都变成了吉祥的气息。
  • 赏析:作者通过“隔屋荒墟烟”这一景象,寓意着过去的痕迹和历史的记忆,而这些记忆中的烟雾,似乎也带来了好运和吉祥。
  1. 弗愿极华鬯,愿弗凋与零。
  • 注释:不追求极致的华丽,只希望不被摧毁或零落。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他不愿意过于追求物质上的奢华,而是希望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