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以心变,在目多不齐。
皎月照我辕,令我心依依。
平沙动漪色,倒影翻马蹄。
我车升高坡,月转天南低。
丛林忽掩月,我行投晦迷。
回光偶相射,露草浮萋萋。
注释:
景物以心变,在目多不齐。
皎月照我辕,令我心依依。
平沙动漪色,倒影翻马蹄。
我车升高坡,月转天南低。
丛林忽掩月,我行投晦迷。
回光偶相射,露草浮萋萋。
译文:
景物因心而变化,眼睛所见到的并不完全一样。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我的车辕,使我的心情依依不舍。
平坦的沙滩上泛起了涟漪的颜色,倒映在车轮上的波纹翻转着马的蹄子。
我的车子正在爬坡,月亮转向了天空的南方而变得更低。
树林突然遮住了月亮,我前行的道路消失在黑暗之中。
反射的光偶尔相互投射,露水沾湿了草地上的小草。
赏析:
这首诗是《南辕杂诗一百八章》的第83章,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景物以心变,在目多不齐”是说,景物随着心境的变化而变化,眼睛所看到的并不完全相同。这句话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
第二句“皎月照我辕,令我心依依”是说,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我车辕,使我的心情依依不舍。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夜景,月光下的车辕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接下来的几句诗则描述了诗人在行驶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平沙动漪色,倒影翻马蹄”描绘了沙漠中的涟漪和倒影,以及车轮上翻涌的尘土,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我车升高坡,月转天南低”则是说,我的车子正在爬坡,月亮转向了天空的南方而变得更低。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丛林忽掩月,我行投晦迷”是说,树林突然遮住了月亮,我前行的道路消失在黑暗之中。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朦胧而神秘的夜景,树林中隐藏的月影和前方道路的模糊不清,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感和未知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