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高置酒,开门挹平绿。
万笏天门峰,对掌净如沐。
远风吹芡香,其下万顷渌。
浊尘横九郡,清气此涵蓄。
神劳已旦暮,醉当藉云宿。
松壑有隐猿,倘来伴幽独。

【注释】

杂诗:五言或七言的诗。

南辕:指南方的车。

杂:杂乱、繁多。

山堂:高山上的楼阁。

高置酒:置酒于高处。

挹平绿:指挹取平地的绿色。

万笏天门峰:天门山上有万把笏石(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手中拿着的笏板)插在山峰之间。

对掌净如沐:天门峰与手掌相对峙,显得十分洁净。

远风吹芡香:远处的风送来了芡花的香味。

万顷渌:形容水波浩渺。渌,清波。

浊尘:指世俗的尘埃;九郡:泛指九州。

涵:包容、容纳。

神劳:精神疲惫。已旦暮:已经过了早晨和晚上。

藉:同“藉”,凭借、依托。

松壑:指山涧中的松树。

隐猿:隐居不为人知的猿猴。

倘来:忽然而来,即突然出现之意。

幽独:寂静孤独。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于唐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受权贵排斥,被贬为夜郎县尉时所作。全诗意境清新,笔调飘逸,情思豪迈,风格俊逸,是一首典型的咏物抒怀诗。

首联:“山堂高置酒,开门挹平绿。”意思是说山堂上放置着酒具,打开山门,便有一片碧绿可掬。

颔联:“万笏天门峰,对掌净如沐。”意思是说天门山中,插满了像千柄笏一样的笏石,这些笏石与人的手掌并立,显得格外洁净明亮。

“远风吹芡香”一句,描写了大自然中万物的美好景色。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山堂高置、开山门、挹平绿、插千笏、对掌净如沐等画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颈联:“远风吹芡香,其下万顷渌。”意思是说远方的风带来了芡花的香味,山下的万顷绿水波光粼粼。

尾联:“浊尘横九郡,清气此涵蓄。”意思是说浊世之中,人们纷纷扰扰,而诗人却能够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咏物抒怀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